十面“霾”伏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十面“霾”伏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微风小雪,驱散围城雾霾。一场十面“霾”伏,让更多人关注空气、关注环保,客观上提升着公众环境意识。雾散了,环保注意力、行动力却不能退潮,正如李克强同志强调的,空气污染治理,“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从及时、如实公布监测数据,到坦陈原因、寻求改进;从停驶部分公务用车,到引导公众自我防护,这场雾霾中,政府部门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媒体评价,“激发起不寻常的透明度”。

也要看到,环保责任,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雾霾诱因,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等,企业、公民,同样责无旁贷。吹散一时雾霾,靠一阵风;廓清长久雾霾,却不能总靠“一阵风”。积累问题是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长期努力。多一些恪尽职守的各级部门,多一些运用“绿色技术”节能减排的企业,多一些践行“少开一天车”的车主,多一些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家庭,环境保护才能在戮力同心中破局,美丽中国才能在共同参与中实现。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