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双输(3)

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双输(3)

四、今后的中美关系: 两个 “超级”大国的并存与合作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应该没有什么争论,甚至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没有问题。问题是把中国看成一个超级大国,大概还是有很多的争论。比如超级大国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等。近来美国颇有些言论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见顶,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呈现出不可持续性,把中国最近的经济调整看做是“中国崛起的终结”。诚然,近期中国经济的调整会放慢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这正是为了保证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何况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即使放慢,也远在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之上。由此而断定中国崛起的到头,未免武断。当然,应该看到,由于经济速度的转慢,可能激发激化各种隐性的和现存的社会矛盾,但这更能逼迫、促使改革深化。中共十六大报告曾做出一个判断,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机遇的窗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从各方面情况来看,这一判断应该是准确的。从经济学人的预测数字来看,中国的发展也尚未到头,其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汇率换算)将在2018年赶超美国。但是,中美两国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都有其内在的问题。而各自内在的问题必然导致两个大国相互依赖,合作双赢。

首先,美国是一个正在衰退的超级大国。主要表现是其过度的全球军事布局的扩张,而支持其全球扩张的经济实力在衰退,从而出现保罗·肯尼迪所描绘的“帝国性过度扩张”,对全球所承担的义务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描绘美国衰退的数字很多,这里只举一个数字。美国现为世界最大债务国,国债达16万亿美元之多。近期的联邦财政预测表明美国2013年用于偿还国债利息(还不是本金)就占其政府花费的7%,高于其教育花费。试想美国何年能还完其债务。而且每年还本带利的钱,将大大影响美国政府在其他方面的开支,包括军费开支。经济衰退必将影响到美国的军力发展。尽管美国的军费开支遥遥领先世界各国,但不能认为美国公众将会无条件支持如此高昂的军费。事实表明,美国公众舆论已开始反对政府维持高水平的军费开支,要求减少军费预算,优先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不管是在蓝色的民主党选区还是红色的共和党选区,74%和80% 的选区支持削减军费。从长期来看,美国经济总体实力的下降,加之国债的拖累,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国内政治将围绕政府削减开支、重分蛋糕展开激烈斗争,而民意将对是否维持高昂军费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虽然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上升,却是一个刚性有余、柔软不足的大国。借用美国一位中国问题专家的话说,中国是一个“脆弱的超级大国”。中国有一个举国体制,强有力的领导动员和组织能力,集中的财力和资源动用力。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缺乏弹性,主要表现有四:一是由于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使得国家与社会重叠太深,社会没有足够的自治空间。政府直面老百姓,容易引起直接对抗。如果国家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政府就能够有一定的超然和弹性,就可避免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必然惊动中南海。二是法制的健全和其权威性的树立。司法制度的健全,可以更好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很多问题由司法程序来处理,而无需政府干预或事必躬亲。一个国家法制的好坏,取决于法律制度的权威性。法制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国民自觉地遵法守法是衡量一国体制是否有弹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社会压力的释放机制尚未健全,容易导致怨气聚积,极端发泄。在这方面媒体可以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媒体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压力释放机制,不但可以让人们说出心里的话,而且能够及时反馈社会压力点在哪里,及时找到对应政策。第四,政治体制的弹性还来源于一个政治制度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价值观包括诚信和合法性,是人民和政府价值观的统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能够体现民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软实力。

中美两国内在的问题导致今后的中美关系必定是朝合作方向发展,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双输。这一结论是基于三个关键的因素:

其一,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和多斗少。两国没有领土纠纷,各自敬仰对方的文化。在重大的国际关系和战略利益上,两国大多时间站在同一战壕里,为共同的利益并肩合作,相互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美两国都加入了反战同盟,二战后,中国也参与了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美国的支持下,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冷战高潮时期,中美再次联手,抛开意识形态分歧,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美国从战略利益出发,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支持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的再次崛起,弥补了美国在维持现有国际体系秩序时的力不从心。而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完成其历史性的崛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在国际战略利益上有了最大的公约数。中美两国都是当今国际体系的最大利益攸关者。

其二,中美两个大国都有其软肋和各自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相互冲突性问题,而是根源于各自国内。这就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和对立。相反,两国更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美国一些人士前几年提出的所谓“中美国”,到后来又提出“G-2”一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一概念没有被中国政府接受,认为是美国想借用行为规则来“捆绑”中国,限制中国的发展,但此后的国际形势发展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建立一定的行为准则,相互约束,合作共赢,有利于两国的沟通和战略互信的建立。中美两国各自的脆弱性决定了相互需求、相互依赖的关系。

其三,中美两国都是拥核国家,在国际关系史上,尽管核武器时代不长,但拥核国家还没有相互开战的先例。即使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用的是代理人战争,而各自在接受了古巴导弹危机教训以后,加强了最高领导人之间的沟通,一直不断地在进行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核武器决定了当今大国之间的基本关系,那就是大国战争是必须要避免的。历史上大国之间的战略零合博弈将很难再现于今后的国际关系中(不排除局部的零和博弈)。

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以美国为鉴,不应在全球事务中争当老大。当老大是有责任和成本的。美国在冷战后可谓是一国独大,一国超强,而事物发展规律是盈满则亏。美国自海湾战争到现在,虽然在维持国际秩序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耗费巨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国力在走下坡路。试想,中国将来崛起后取美国而代之,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中国将走下坡路了呢?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