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更自在更舒心

让百姓更自在更舒心

开会不摆花,接待不宴请,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作风上有了不少新变化,群众纷纷叫好。但新风劲吹之下,也有一些干部感到不适应、觉得不自在。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干部作风积弊不少,没有硬制度、严规矩,风气不会自动好起来。改作风,就得动真格。规矩严了,意味着干部行为有了“行道线”,也有了“紧箍咒”,一些人就会不舒服,心里犯嘀咕。出现这种反应,表面看是不适应新规定,深层看是没转变旧观念、没摆脱不良惯性。

履行公务,需要相对好一点的条件。但现实中,一些人不是出于公心而是私利,过分追求舒适度,觉得办公面积大一些、宴会规格高一点、排场豪华一些,才能体现级别、彰显地位。由此上行下效,相互攀比,歪风蔓延。在一些地方,办公楼高了,办事却难了;车子新了,下基层却少了,老百姓很反感。如果只顾自己舒服,不管工作需要、百姓感受,那么干部太舒服,群众就会不舒服。

局限于小我,眼里只有那一亩三分地,打开视野,天地豁然开朗。跳出小我,才能看到事业。规定严一点,执行上较真一些,是干事创业的需要,对干部是压力更是动力。摆脱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干事就有了空间;打破调研考察的条条框框,实情就会更近。在当前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干部只有经历改掉不良作风的阵痛,才能轻装上阵,抖擞精神抓工作。

跳出小我,才能看到群众。“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想着谁”反映“为了谁”。多从群众立场想想,多为群众利益考虑,“舒服不舒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挂念下班族在风雪中等车的“不舒服”,就不会计较坐中巴车还是小轿车去开会;心系贫困群体度日艰难的“不舒服”,就不会抱怨公务餐少了“硬菜”、没了好酒;体察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造成的“不舒服”,就不会动辄封路清场。

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中最重位置,才会看轻看淡自己的“不舒服”,过紧日子,下苦功夫,把钱省出来惠民生、办实事,把精力投入到为民纾难解困之中去,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样,老百姓的舒适度就会好一点、满意度就会高一点,领导干部的公信力也就树立起来。

干部舒服不舒服没那么要紧,重要的是百姓活得更自在更舒心,改作风是这样,各项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