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转型:基础设施现代化与乡村电气化
富兰克林·罗斯福非常熟悉美国政治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他深入研究过美国第一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创建“第一国民银行”的经验。他相信,恢复美国经济的唯一途径,就是按照汉密尔顿的原则,创建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大型国有银行。充分运用国家的信用,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发放低息贷款的方式,大力进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机床设计和机械制造为中心的工业,支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他建立了几家强大的、完全由政府拥有和控制的战略投资机构,购买银行、铁路和其他机构的资产,并利用这些机构提供的资金,在1933~1938年间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些项目中,包括一系列著名的水坝、密西西比河的河流改道和防洪大堤。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修建了长度为244英里的科罗拉多河运河,它将胡佛大坝所拦截下来的河水,穿过高山,引入洛杉矶、圣地亚哥和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今天,这条运河仍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同时,美国还修建了新奥尔良境内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大桥,建造了长达1.5英里的著名的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纽约州尤蒂卡水利系统、长度为160英里的匹兹堡—哈里斯堡收费高速公路。
罗斯福总统还利用这些战略投资机构迅速地推进了美国乡村电气化建设,这也是有史以来运用国家最高信用机构进行长期贷款最为成功的例子。在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时,美国的电业托拉斯仍然是由摩根、梅隆和杜克家族控制着。电业托拉斯不愿意在南部和远西地区发展电力,因为在这些地区建设发电站和架设高压线的成本太高,无利可图。到1934年时,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用上电的家庭还很少。在整个美国的乡村,仍有89%的人口得不到供电。即便从整个美国的情况看,仍有2/5的人口用不上电。为此,罗斯福总统实施了一项宏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来负责修建一系列大坝和大型水力发电站。1935年5月,罗斯福总统又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成立了农村电气化管理局(REA),负责监督工程并向农村地区传输和分配电力。到了1943年,重建金融公司总共向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提供了2.46亿美元的贷款。在它的推动下,美国的电气化事业在此后一些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1955年时,美国88%的农村家庭都用上了电力。电气化为农村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据估计,由于用上了电,美国的农民每人每周平均可以节省出10到20个小时的劳动时间,农业生产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利用电力的孵化器、制冷机、谷物脱壳机、挤奶器和各种农业机械很快便得到了普及。美国的农业家庭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阅读和接受教育,从而提高知识水平。
在这些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中,美国引入了大量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明显地提升了生产和建设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制造业、农业、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5月16日,罗斯福总统向美国人民发表讲话说,目前“刻不容缓的问题”是加倍地生产,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经济开始全速运转起来。据统计,在美国参战期间,即从1941年到1945年的4年时间里,美国迅速发展起了铝、镁、合成橡胶等新的工业部门,开辟了雷达、原子能、青霉素等新的科技领域。钢铁和机床等原有工业部门也得到了升级,引入了大量新的技术成果。美国工业部门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达到了极限的程度。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美国总体经济规模就翻了一倍。正是这种巨大的物质生产能力,这种相对于德国和日本的巨大经济优势,确保了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也因此成为西方文明的继承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