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庭:改革沦为“陷阱”的国外警示

关海庭:改革沦为“陷阱”的国外警示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知屋漏者在宇下”,通过集中民意来推动改革的具体进程,是继续推进我国改革的必要环节。

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

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标来说,普通民众一定是改革的获利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从改革动力来说,可 以有上层的改革驱动、利益集团的推动、普通民众的驱动等多种类型,但根本性的,还是普通民众的驱动,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民众的持续支持,改革 不可能成功。而为了获取民众的支持,改革就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获利。那么,为了改革的长远利益可不可以暂时牺牲部分民众的利益?短期可以,中长期绝 对不行。不仅民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中长期地损害民众利益从动机上就令人怀疑。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起初曾得到民众的支持,但是当民众的生活直线下降,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时,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那么,如何让普通民众收获利益呢?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改革开放三 十年间,我国在基本生存条件改善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下一步需要重点推进的就是教育、医疗、住房、 环境等关系人民生活从小康向更高水平跃进的领域。另一个就是基本生活状态的改善,指的是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改善民众的精神状态等。这方面我们目前做 得还很不够。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调查显示,仅有6.2%的人表示愿意生活在当今时代,选择生活在“生活水平一般,没有贫富差 别”时代的人有28.2%,选择“竞争激烈、规则公平”时代的人有26.8%,选择“社会不富裕,人人道德高尚”时代的有18.4%,这些数据深刻说明民 众的基本生活状态亟待改善,民众的利益也不仅仅限于民生问题一层。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全面推进。改革,从字面上看,改,改弦更张,革,革故鼎新,所以改革绝不是一般的政策或制度调整,而是涉及整体的变 迁,是系统性的工程。我们现在谈改革,从宏观方面来说,一定是政治、经济、文化齐头并进的改革,如果某一领域改革停滞不前,最终一定会成为其他领域改革的 巨大阻力,甚至有可能造成改革的全面倒退或失败。

例如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迅速建立起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一度为之鼓吹自豪,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文化领域的改革,经济上停滞不前,文化中封建残余严重,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许多国家的西方式民主制度被推翻,建立起了军人独裁的政府,使改革彻底失败。这些国家的失败固然有西方式制度的适用性的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片面推进某一领域的改革,而不是系统性革新的话,改革极有可能陷入彻底的失败。从微观方面来说,即使对于某一具体领域的改革,也需要系统性推进。譬如我们通常关注的医疗体制改革, 最早被认为是“以药养医”造成的严重后果,于是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治理“以药养医”问题,可是药价被控制之后,又出现了就医难、医患纠纷严重等问题。如果 要解决医疗体制问题,至少要解决医生人口比例过低、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不足、医药行业分利不均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医疗体 制改革永远难以成功。正因为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一定要警惕把个别领域的改变混淆为改革的做法。因为个别的改变往往难以成功,而最终将成为顽固者阻 碍改革的口实。当然,改革是由一步步的改变完成的,但是一定要有系统性的纲领做指导,纲举目张,则能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进行顶层设计,拿出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正体现了中央系统认识改革问题、系统推进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因此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