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海庭:改革沦为“陷阱”的国外警示(2)

关海庭:改革沦为“陷阱”的国外警示(2)

要找好改革的切入点,抓住牛尾巴

叶利钦改革方向性的错误,最终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找好改革的切入点,抓住牛尾巴。正因为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推进改革,一定涉及许多复杂具体的任务和环节,如果 不加以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极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失序和紊乱。如何安排改革的先后顺序,找好切入点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判断的标准。

首先,判断各个改革方向的先后顺序。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固然是几手都要抓几手都要硬,但在实际过程中,这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 务,在推进改革时即使齐头并进,也一定有轻重缓急之分。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政治、经济领域都进行了大量改革,但是从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便 可明确看出,经济建设、民生问题被摆在了首位,其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找对了大方向,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使我国 改革开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进一步改革积累了巨大力量。反观俄罗斯,叶利钦时代的诸多措施归根结底是围绕政治展开的。他大规模推行私有制,采取“休 克疗法”,一方面有偏听偏信之嫌,更多的还是为了彻底防止苏共的复辟,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而这种方向性的错误,最终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要判断各项改革具体措施的先后顺序。各项制度、措施说到底也是有基础性的、巩固性的、发展性的区分,需要按照适当顺序进行安排。比如最近 新出台的对于刑法的司法解释,是建立在先有宪法、后有刑法的基础上,没有宪法,没有刑法,就不可能有刑法司法解释的出台。再如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首先是 要建立起来,而后才是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如果要一步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制度的崩溃。

第三,要判断各项政策措施的难易程度。推行较为容易、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少的改革可以先行;而容易引发大的动荡、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多的改革则应慎重。 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才能最终达成改革目标。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经历了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应快速推进。近一阶段,无论是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的提出, 还是“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的提法,都显示了党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衷心希望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共同努力,推动改革系统有序进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