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崛起中“战”与“不战”(2)

美国在崛起中“战”与“不战”(2)

英美霸权的和平转移

对美国来说,最大的战争可能是与英国的战争,因为历史上新旧霸权国更替都发生了战争,更何况美国在独立之时和之后曾与英国有过两次战争的经历。美国领导人意识到这种风险,因此华盛顿总统提出要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避免与欧洲大国的冲突。这项政策一直坚持到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谨慎地处理与英国的矛盾。首先,美国政府会设法摆脱舆论的影响,通过谈判特别是仲裁的方法来解决两国重大纠纷。如1871年对美国内战期间“亚巴拉马号”军舰事件的处理,1899年委内瑞拉边界划分的处理和1903年美加边界问题的处理等,都是通过仲裁的方式获得解决的。世纪之交,美英在修建运河问题上的激烈争持是通过谈判解决的。1905年,英国海军部长曾指出:“在英国,甚至在大英帝国范围内,没有人不认为与美国的战争会成为英国对外关系中最糟糕的事情。”双方都清楚地意识到战争的危害性。

其次,美国没有陷入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怪圈。对英国来说,它最自豪的东西是“日不落帝国”。美国在美西战争之后放弃了争夺殖民地的作法,从没挑战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美国找到另一个奠定其霸权基础的东西,那就是市场。它是依靠商业扩张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就避免了触动大英帝国的根基,引起英国不安的风险。19世纪末,美国政府从英国人那里接过自由贸易的主张,先在中国问题上提出“门户开放”的主张,后从20世纪30年代中起陆续与一些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了推行自由贸易的理念和最终建立多边经济贸易体系,美国与英国从30年代中期就开始一轮轮的谈判。英国虽然不反对这个理念,但从其利益出发,顽固地维护大英帝国范围内的帝国特惠制。到1947年,美国方面最终决定做出妥协,同意英国产品在英联邦内仍享受诸多特惠,70%的产品的特惠关税仍然维持在原有的水平,以换取英国对新体制建立的支持。1947年11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公布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临时适用协定》。为了在商品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美国还早早地在金融领域建立起自己的领导地位。1942年3月,美国政府提出了《联合国家平准基金和联合国家及联系国家复兴银行的建议方案》,与同期英国提出的建立国际清算联盟计划相竞争。美国为了取得胜利,进行了大量的多边和双边的外交讨论。仅1943年九、十月间,美英就进行了十几次讨论。最终,美国于1944年倡议召开国际金融会议,与会44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是美英相互妥协的结果。如国际货币基金的总盘子大于美方计划,这是英国争取到的结果。各成员国汇率调整在10%以内的,基金不得予以否定,这是英国争取的结果。但超出这个比例就要向基金申请和磋商,又是美国坚持的最终结果。基金组织总部放在华盛顿是美国建议的,领导机构的投票方法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第三,美国抓住机遇通过正确的发展政策使自己的实力远超英国。在1914年时,美国已是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更全面地成为经济和军事第一大国。以1937年为例,美国的国民收入为680亿美元,列世界第一位,虽然英国列第二位,但只有220亿美元。美国可以利用这个力量来帮助英国。1917年4月,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特别是兵员来支持包括英国在内的协约国。截至1918年11月,美军共动员男女军人48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25。美军的热情和活力使精疲力竭而且士气低落的协约国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最终打垮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不得不依靠美国的财政和物资援助来维持。美国参战后,美军在北非战场、缅甸战场和欧洲战场上都挽救了处于下风的英军,并最终打败德国和日本。美国实际成了英国的救世主。20世纪崛起的另外两个强国德国和日本都挑战英国的霸权地位,而且都要与美国进行霸权争夺。这二者把美国与英国逼到了一起,共同捍卫他们的共同利益。

此外,美英霸权和平转移还有其客观条件。一是美英两国同文同种。大部分美国移民来自英国,除了第8任总统范布伦之外,其他美国总统都是英国后裔。二是两国文化相同。英国人拥有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美国人至今认为他们的正统文化也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两个国家的人都讲英文,尽管有所不同。三是两国意识形态相近。双方都主张个人自由、信仰自由和财产私有权。美国实行民主政体,英国虽然保留王室,但那只是民族的象征,权力仍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正如美国介入一战后,英国内阁一位官员讲:“尽管美国人中大多数在起源和思想上都是外国人,但是他们的统治者几乎全部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并且分享我们的政治理想。”

美国与英国有历史的恩怨,也有利益的差异。但美国领导人从长远着眼,不把英国当作自己的敌人。相反,美国帮助英国解决困难,与英国联手对付真正的威胁,并通过谈判解决二者的利益纠纷,使英国一步步地接受了霸权转移的现实,避免了这个过程中的战争冲突。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