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崛起中“战”与“不战”(5)

美国在崛起中“战”与“不战”(5)

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美国在崛起的关键阶段除了发动美西战争外,基本上希望保持世界稳定,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来集中解决国内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虽然美国对外政策发生过错误,但在关键的时刻,美国领导人都对自己的核心利益做出准确的判断。美国采取的睦邻政策稳定了大后方;美国的合作结盟政策争取到英国,并在强势的条件下通过谈判让对方逐步转让霸权;美国同意与苏联划分势力范围,避免了两大国的热战。中国现在也处于崛起的关键阶段,与美国的条件相比,中国避免战争、和平崛起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中国的周边环境远不如美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邻居印度存在陆地边界纠纷,在南海地区与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存在领土纠纷,与日本存在钓鱼岛的争执。中国多年采取的睦邻作法并没带来预期的成效。领土纠纷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影响力在东亚的发挥。面对这种形势,虽然中国政府提出要用谈判解决,但使用武力解决纠纷的主张在中国媒体上盛行。中国与现在的霸权国、也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美国之间存着着严重的不信任。美国在西太平洋采取了显然针对中国并带有军事意图的再平衡政策,中国虽然没有清晰的对美政策,但中国舆论普遍把美国的对华政策视为“遏制”,为此有人干脆主张中俄结盟,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模式来对抗美国。中美发生战争的议论时时出现于两国的媒体。中国虽然目前没有面临其他新兴大国试图称霸世界的风险,但中国周边存在爆发区域战争的因素。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警告,坚持试验核武器和发展先进导弹。美国、韩国和日本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朝鲜与韩国之间屡次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也时时传来发动战争的声音。这些地区都与中国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一旦发生战争,中国不可能袖手旁观。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即两岸统一的任务没有完成,台独势力及其思想在台湾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5年之后大陆奉行的“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取得了稳定海峡形势的成绩,却没能改变台湾民众对统一的看法。至今不放弃台独纲领的民进党随时有上台的可能。况且,按照《反分裂国家法》,无限地维持现状也是大陆所不能接受的,战争的风险没有从海峡彻底消失。这种内战由于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和其他因素,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国家间战争。总之,客观地讲,虽然中国希望和平崛起,但由于中国的战略环境和中国现行对策,中国不一定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然而,美国人能够创新,摆脱了旧式大国争霸的模式,中国人就不能再向前迈一步,实现真正的和平崛起吗?我们希望实现“中国梦”,和平崛起应该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样,我们就能为世界树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典范。中国政府已经为此做出了努力。

首先,明确提出要慎用军事力量。2008年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严守自卫立场,慎重使用武力,有效控制战局,努力降低战争风险和代价。建立精干高效的威慑力量,灵活运用威慑方式。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2010年国防白皮书同样强调:“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相应的,中国军队“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和战略上后发制人”。

其次,针对上面指出的那些矛盾,中国历任领导人也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和谐世界”和“新型大国关系”等。有人会指出,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说明这些主张没有多大作用或不会有新的变化。笔者认为,问题不是这些主张没用,而是有关部门从来没有认真地来主动推进过这些主张,学术文章中也几乎没有将这些主张变为对机制的论述。正如我们对内不断地讲反对腐败,但由于没有建立必要的机制,那项工作长期没有任何进展,直至十八大召开之后才有了声势。

如前面所介绍的,美国在处理战争风险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灵活的作法。为了维护和平发展,无论是主张裁军和非战,还是推出自由贸易和新型金融体系,美国都提出了相应的一套机制,并通过谈判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重视发挥软实力,但工作重点放在语言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介绍,却没有努力让我们的国际关系理念来影响世界公众。我们在国际关系上提出了这些既有历史传承,也容纳了现代思想的主张,比起那些走回头路或生搬洋人词语的主张不知好多少倍,可是我们只让它们停留在概念阶段,在回顾这个时期的外交史中实在找不出多少要落实它们的实例。别用韬光养晦当不作为的挡箭牌,那是对老祖宗智慧的污辱。难道我们只能被动地应对困难,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士兵们?其实,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实实在在地把上述那些主张变成新机制,即使可能面临战争风险,中国依然可能比美国更成功地走出和平崛起的道路!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