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韩震:中国梦和教育梦(2)

 

3.国家资助制度不断完善

在这个公平过程当中,国家资助制度也不断完善,从各个层面,无论是小学,有些地方免费午餐的问题等等。包括到研究生,进行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包括我们高职的一些优惠政策。

4.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初步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尽管还存在问题,但确实初步解决了。但是现在社会不考虑这个问题那是不行的。

5.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另外完成了中小学校舍的安全工程,以及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这也为了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施行免费教育,我去年到北外工作的,我在这之前是北师大副校长,而且我就分管教学,而恰恰师大免费教育,连文件起草我都参与了。这个项目是温总理亲自抓的。这个项目90%以上必须是中西部的学生,完全免费,免学费、免住宿费,发生活补贴费,然后这些学生再回到这个省级去工作,也就是双重的公平,让这些西部的学生能享受一流的高等教育,回去以后再促进当地的义务教育发展。

6.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水平

我们现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30%,袁部长说暂时不提普及高中教育的问题,他说尽管不提,实际上高中已经达到80%几了,就是说毛入学率。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平均达到9年以上。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当时的毛入学率是非常之少,不到1%,这些过去这些年做的事。

(二)今后两个方面的建议

1.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过去我们已经优先发展了,那么以后继续。“目前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为什么?投资未来,投资我们的孩子就是投资未来。投资孩子干什么呢?投资他的教育,开发他的潜力。

但是必须把这个钱用好,让人民满意,别花了钱,原来钱少的时候,教育反而非常好,钱多了以后教育质量反而下降了,人民肯定不满意。过去钱少的时候,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但是现在钱多了,大家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平等的,为什么我们享受不到优质资源?这存在一个人民满意问题。

2.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怎么让人民满意?怎么提高质量?那就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很多问题看起来是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最后是教育的模式和制度改革问题,是理念先进不先进的问题,是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重点就是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为体现公平的在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也就是在孩子教育的起点上是公平的。

相对而言,不能说到高等教育再搞均等化,为什么呢?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任何国家都需要顶尖大学,任何国家也都需要高水平的职业学校,缺一不可。没有创新性人才,我们的科技就永远受制于别人,我们只能在后头跟着跑,而中国人好像目前的特点就是在后头跟着跑的能力比较强,模仿能力、山寨能力比较强,只要别人有了,我们很快就给它搞出来,但是在别人没有的时候,我们把它搞出来的这种能力还比较弱。实际上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创新性人才,也需要高技能人才一起参与,因为技术本身发展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创新,返过来又促进理论创新。

我到一个实验去参观,他告诉我,说:“我这些实验设备都不是买的,我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验理念搞这个,说如果是我买设备的话,我只能是重复别人的实验,或者说改动一下小部件,这些都是根据我自己的理念重新设计这个实验。”这就进入创新性阶段。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际上中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和新型工业化的阶段,职业教育才是必须大力发展的。我们有几年应该说走了一些弯路,如果是趁高等教育发展的时候,把主要精力放在职业教育上,中国现在的工业化水平可能更有人才来作为保障,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也解决得比较好了。

接着说了一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它不再说均等化了,各级各类,什么级的都要提高质量,什么类的,在你这个类别里提高质量。比如说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水平得提高质量。我们现在叫复合型人才,提倡学生讲四门外语,你在这方面提高质量,我们不可能要求他和清华的学生一样,把原子弹造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国家是要发展的,发展是需要人力的,人力不是一般的人力,我们不缺人,缺的是人的头脑里头迸发的创造力,这就靠教育的开发。

二、个人体会

(一)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角色

除了中国的形势,也有全球的形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角色,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容易感受到这一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角色。当时为什么利比亚出事的时候,我们预计撤侨1万9千人,结果撤的是3万9千人?因为政府都没有办法掌握那么多中国人到那里去了,我们的经济触角已经是全球性的,从小语种的需求来说我就能感受到这点,所以全球化这是一个问题。

2.信息技术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

首先看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我过来的时候看到咱们的实习车间,老师告诉我这都是师生自己造的,我觉得这个非常受鼓舞。数控机床,这就是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过去获取知识的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两样都不能缺,为什么?如果没有冷战的结束,全球的信息化可能也没法实现。因为什么?那时候有铁幕,两大阵营互相都封锁着。但是没有互联网,冷战结束也就结束了,也不可能形成目前的状况。这几个因素综合在一块,信息流已经全球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

我们过去就是上课念书,甚至买本新书都很困难。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上课讲得不是那么生动,但是大家琢磨,他讲得挺深刻,系统性、深度还是不错,那时候就是记笔记,后来我到北京来读研究生,我买了一本书一看怎么这么熟悉?后来发现就是老师讲的,老师他提前买到这本书,我们见不到,他就念这本书。但现在就不行了,现在信息化时代,老师再这样的干法,肯定被学生哄下台去了。现在IT、互联网、Ipad、手机,手机也具有学习功能了,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