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韩震:中国梦和教育梦(3)

 

最近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登的一个题目叫《一个人的网络学院教学震动了世界》,一个美国人创办了可汗学院,他为什么创办这个学院?他是个数学天才,很多亲人都让他辅导孩子,他忙不过来就弄了课件,然后放在网上,上网以后发现非常有效。这个人是有点天才,需要什么知识的时候他就先学,学会了以后就上网,上网别人就跟着他学,他一个人就办了一个可汗学院,而且影响非常大,学习效果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知识权威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我不通过大学,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这对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面对这样一个威胁,大学教育组织形式,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形成了冲击。你再像原来那种方式,就像我刚才提到的,30几年前改革开放初期那位老师的教育方式,那显然不行。另外,像过去那种照本宣科显然也不行,为什么?因为网络上都有那些东西,再记笔记那种方式肯定不适合了,而且这样对大学的实际效能也提出质疑。我们高职没有这个危险,尤其是普通本科,这几年扩招,扩招了以后,由于三流本科,结果要理论水平的上不去,要动手能力的又没有,家长花了钱,学生也浪费了青春,结果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投资显然就既不利国也不利民,那就对大学的实际效能提出了质疑。

这就是面对着大学本身怎么办的问题,各类教育怎么提高质量的问题,怎么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改革的问题。为什么要提教育改革?改革就是红利,因为我们很多东西实际上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和社会它应该是相互塑造的,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要求,教育又返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二者是一个互相塑造的过程。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过去我们说教学相长是一种说法,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转向了互动,教师的角色已经由组织者转向学习伙伴。教师组织大家一块学习,在大学里面,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清楚,那些博士生导师,我也是博导,我很多知识是跟着学生一块学习的,这个非常正常。比如学生研究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研究过,可以,他一边研究我一边看,他提出问题来以后,我要指导他的时候,我得知道怎么回事,我给他提供一些背景性知识,就是原来的来龙去脉,等他研究透了,实际上我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加深了,尤其在信息技术上更是这样。

学生肯定要比老师强,我当时记得一个笑话,一个学生教他的导师怎么用电脑,老一代好多人不会用电脑,这个学生就给他老师写了个程序,他在的时候帮着老师按哪个键哪个键解决了,他一走告诉他个程序,你怎么弄,打开文件夹再打文件,结果他理解成什么呢?他到他的书柜里把文件夹拿出来摊到桌上打开,不管事啊。

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师生是学习的伙伴关系,大学开始对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式进行改造,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方式途径的改造。比如美国有网络视频公开课,这返过来对学校显然就造成了影响。比如同样讲道德课,现在中国的学生也拿拿桑德尔来要求他的老师了,公开视频课讲得非常好,讲公正课,老师还像原来的那种教法,学生肯定看不上你,这老师就得想办法让学生能喜欢自己,那你就要提高水平。

像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都在进行教室空间结构的改造,也就是说不再像原来讲台、黑板,下头坐着学生,不是那样了,很多已经变成民主式的,比如说几个圈,老师在这几个圈里游走,四面墙上全有黑板或者有电子视频,大家上去谁都可以演示一番,竞争式的,学习的空间确实在发生改变。师生已经变成互动,和学生互动的一种网上空间。我在师大管教学,后来我也改造了几间教室,我们至少要有几间赶上现代的,大家慢慢朝着这个方向走。

另外许多大学也策划建设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图书馆,有些图书馆不光是存书,而且就是学习的场所,而学习场所随时都可以调动各种信息、电子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将以知识转移为特征的社会参与的自主学习方式要整合进高等教育,如果你不整合高等教育,被淘汰的人就是你,落伍的就是高等教育这所学校,被淘汰的就是你这种旧的教育模式。所以说社会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在变化。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的人员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过去也有留学,但是过去的留学和现在的留学性质完全不一样,因为过去留学就是向一国学习,现在的留学是什么呢?任何一个国家即使你不出国,也在参与全球性竞争,必须具有全球性视野。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很多银行也好,什么也好,它的服务其实都是全球性的,我们做的产品即使我们不出国,实际上也在参与全球竞争,如果没有全球头脑,它的产地、资源,各方面的信息你很难进行获利性经营。所以学生的国际经验就越来越丰富,要求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获取实践性知识,不仅学书本知识还要学实践性知识。

因此许多大学倡导多元文化观念,为什么要倡导多元文化?原来我们为什么说一定坚持什么,而现在不这么说了呢?过去我们见到外国人,就跟看笑话似的,跟看动物似的,你们年轻人没觉得什么,我记得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第一次碰见外国人,我都想跟着多看两眼,看到底什么样,就像看熊猫差不多。现在见多了才见怪不怪了,人也差不多了,原来就觉得差异特别大。

所以现在倡导多元文化观念,也就是说要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为什么北京精神提包容呢?你要成为世界城市,你就得包容差异。但是光包容也不行,要做全球积极公民。在这个世界上,我不仅胸怀祖国,实际上有一种全球视野。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口号就是:全球教育+全球联网=全球机遇,在网络时代全球教育很容易实现,全球联网,加在一起就等于全球机遇。实际上,不仅中国人去外国去,很多外国人也到中国来找工作,这就是全球机遇。那么到中国来找工作的,都是那些学了汉语,而且在中国待过的,有的在这里访学一年、两年的,有了这个经验他就多了一个机会。

当时我记得作为北师大的副校长,我去新加坡,当时是师大和新加坡联合办了一个教育项目,既有学士也有硕士,教授汉语。学了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因为汉语背后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是第一。第二,中国当时还是第三大经济体,我说中国是第三大经济体,而且还是正在发展的一个大经济体,你懂了汉语就等于多了一个机会,大家觉得这个说得还是对的,这就是全球机遇。

再一个,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常态,另一个表现就是大学国际化。原来就是北大、清华提出来国际化,实际上现在地方性大学、各种大学都在国际化。我到很多地方去,我看他们更重视,反而像北京见怪不怪了以后,不怎么提这个事了,因为他觉得已经差不多了。很多地方性大学把这个当做一个重要的事情来推进。那么大学的国际化有哪些表现呢?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过去的留学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少数学生到人家那求经,而富裕国家和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也属于资源性的,通过奖学金来做这件事。现在不是,现在教育发达地区把它当做一种产业,而对输出国变成一个教育的新的机会,它变成一个投资。

第二方面就是教师队伍国际流动明显加速。很多老师实际上也国际化了,到这儿干几年,到那干几年,现在变成了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越是有创造力的人,越采取这种流动方式,因为他有流动的资本,他到哪都能受欢迎。而且他在流动当中,他又获得了新的能力,变成他新的资本。所以说新一代学者也越来越青睐灵活和弹性的工作方式,这也给大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像原来,把一个老师绑在那里的那种方式,你可以绑,但是绑的都是能力差的、走不动的。你想吸引好的,那怎么办?就得有点弹性。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