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与中国的“一国两制”(2)

撒切尔夫人与中国的“一国两制”(2)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资料图

宴请中方官员“抠门”

英国剑桥大学撒切尔档案馆上月22日公开一些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人文件,提及“铁娘子”1982年访问中国时面临的一些纠结。根据这些文件,单在如何宴请中方官员上,英方就费尽了心思。撒切尔基金会历史研究员克里斯-科林斯说:“那份菜单经过许多、许多、许多轮讨论。”

英方当时决定,把人民大会堂作为宴请地点。撒切尔夫人面临两种菜单选择,一种菜单的花费为50元人民币,另一种为75元人民币。英国外交部建议撒切尔夫人选择50元的菜单,撒切尔夫人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添加了苏格兰熏三文鱼,并将餐中的黄油面包配草莓酱换成了水果沙拉。科林斯告诉记者,撒切尔选择较便宜的菜品意在规避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她不想在回国时看到报纸头条:首相一方面削减医疗费用,却用大量公共资金宴请。”

英国时任驻华大使柯利达则对撒切尔夫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撒切尔夫人不应该如此“抠门”,因为鱼翅和海参是当时中国菜单上很重要的两个菜。在发往伦敦的电报里,柯利达说:“我们无法在不想花钱的情况下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一个令人难忘的宴会。每人50元人民币安排的宴会菜单没有鱼翅和海参,可对中国人来说,两样菜都无法在类似宴会场合中缺席。”柯利达还指出,“我们也不应该在饮料方面有所忽略。”最终撒切尔夫人采纳了这个建议。

“中国领导人对谈判采取了高瞻远瞩的态度,对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敬意。‘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撒切尔夫人

对华关系

撒切尔夫人曾4次访问中国。1984年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与中方签署了《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与邓小平会谈时,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深表赞赏。

访华轶事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在北京宴请中方官员的菜单上,撒切尔夫人很纠结。最终,她听取了英国时任驻华大使的建议,将鱼翅等高档菜品加入菜单。

专家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德文表示,撒切尔夫人是西方领导人中第一批认识到中国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政治家之一。她高度重视发展中英关系,并且与中国老一代领导人保持了非常亲密的接触和合作的态势,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