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中国梦。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美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乐土和世界人民期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保证我国人口的适度合理增长,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保证人民能够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在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中享受宜居适度的美好生活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将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形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安居乐业中国梦。安居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是,面对日益上涨的房价,面对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居乐业仍然是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最核心、最现实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坚持住房市场化改革取向,辅之以完善的保障房体系,让年轻人在工作地就近有房住,让绝大多数青壮年人口通过努力能够买得起住房,并鼓励人民群众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公平公正地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持续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大力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人民群众充分就业并享受劳动成果和劳动乐趣。
病有所医中国梦。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世纪以来持续推进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等,初步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健全完善覆盖全体人民群众的医保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持续加大医院等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力度,在人均医生数、护士数、住院床位数等卫生行业主要指标上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树立人人健康、一生健康的理念,强化防病意识和保健意识,通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强化文化修养与体育锻炼,乐享健康人生,提高平均寿命和生存质量。
学有所教中国梦。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石。我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门槛,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还处在起步爬坡阶段。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实施免费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步做到愿意读书的人都有学上,没人因为学费而被拒于校门之外。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让学习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建设学习型社会。
法治社会中国梦。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突发性事件,政府只有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保持诚信,才能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才能筑牢社会保障的网底,切实保障每个人都生活有尊严。只有法治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立信,民众才有信任,才能化解社会矛盾、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法治社会是民众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尊严之梦想的真正保障。
人生出彩中国梦。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终归还只是人类梦想的初级阶段。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将个人的奋斗与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畅通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户籍、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事实存在的差别,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