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平、张辉叔侄的冤案昭雪了,正义再次展现了动人的风采。然而,与冤狱相比,这一次,正义走向张氏叔侄俩,走向我们,却是那样地艰难。
判决张氏叔侄有罪,直接证据只有口供,间接证据形不成链条,且多是伪造,而强奸杀人案中死者八个手指甲里提取的DNA这么重要的证据都被忽略。即使这样,从2003年5月18日案发,到2004年10月浙江高院终审判决,用了一年半时间。
纠错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案件一审判决后,张氏叔侄及其家人就不断申诉,可这些申诉在浙江高院及检察院那里,连个记录都没有。张高平服刑近一年后,从央视《今日说法》频道里看到发生在同一地方的出租车司机杀人案,这个没有一点侦察办案经验的人,便怀疑与他涉及的案子有关联,但他将情况反映后,仍然是石沉大海。
这些情况姑且不论,毕竟是当事人所讲,司法机关不采信似乎情有可原。可当石河子检察官张飙,这个干了一辈子检察工作马上就要退休的专业人士,在2007年发现了张高平的冤情后,一次又一次通过公函向浙江方面递交申诉材料,个人打电话询问,却引不起重视,一拖再拖,整整耗了五年,这才将这原本明明白白的冤案纠正了过来。
纠错之路何其艰难!正义梗塞在哪里?
有人说是制度。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事实上只以生效判决“确有错误”为前提,程序上由司法机关通过书面检查启动,没有当事人律师、证人直接参与的听证程序,这就增加了翻案难度。
可是,即使眼下这样的制度,也并没有堵死纠错路,那些审案的法官只要略有一点责任心,略存一点“人命关天、不可不慎”的心思,就会认真对待张氏叔侄及张飙检察官的申诉。
制度再完备,执行的还是人。这些人是怎么了?看张氏叔侄这起冤案,笔者不由得想到来俊臣,这个杀人无数的恶魔,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冤狱,而他之所以有这么大“能耐”,除了生性残忍、惯用酷刑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秉承上级旨意办事。张氏叔侄的冤案,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因素呢?连张高平这个外行也能说出的疑点,办案民警不会完全看不到。他们视而不见,是不是因为“头儿”想立功,就顺着“头儿”的意思来呢?而那些对申诉材料视而不见的法官、检察官们,是不是因为看到办案的公安局领导顶着一大堆荣誉,已成为当地公安的“面子”,从而不想忤逆上面的意思不愿意纠错呢?
张氏叔侄的冤案让人唏嘘不已,纠错的艰难更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我们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由此提升司法人员素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