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就是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城里有,农村没有,要覆盖城乡。
另外结构合理,什么叫结构合理?就是老百姓不同的需求都要有相应的文化设施的满足,结构上面要更加布局合理。一个是功能布局要合理,另外就是区域布局要合理。
还有就是功能健全。这种公益性文化机构,给老百姓服务的功能必须要健全,在基层里面,老百姓所能享受的,比如说看报纸、读书、棋牌、游戏等等这些都应满足。
最后,很关键的一个,实用高效。这个可能是现在很多地方在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很多地方本来文化投入就不够,但是集中在一些大的文化形象工程上面,大的影剧院、歌剧院、文艺中心、文化广场,这个设施其实没有意义,很多老百姓享受不了。实用高效是什么意思?不一定那么奢华,一定要能够有用。所以叫实用高效。
这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6字方针: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
(六)重点任务
1.要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这是一个硬约束。现在地方已经把这个作为一个硬约束。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政府必须负起责任来,要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给保障。
2.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代表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参与。怎么参与?就是这里讲的,可以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有次在一个会上,是示范区创建会,示范区是文化部搞的一个示范区项目,全国每个省选一个地级行政单位来参与。北京是朝阳区,当时示范区各地方的领导都去了。当时我说你们搞文化产业没有错,挺好的,但是其实要注意了,文化产业跟文化事业,跟公共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公共文化其实是文化产业最大的市场,你不要去搞当地根本没有优势的地方。比如说像很多地方,你都没有文化人才,搞什么动漫,搞什么软件。让文化企业去做一些跟公共文化相关的一些产品,然后政府通过采购方式,这不是一样在为公共文化提供嘛。而且政府采购,政府付费,一样有市场。
一个文化是不是公共文化,不取决于它文化是谁生产的,不取决于是由文化企业生产还是由文化事业单位,更主要是取决于谁付费。比如说这瓶矿泉水,要是我自己买的,那就是属于私人产品。但是如果是政府保证每个人每天喝一瓶水,政府花钱买了,那这个是公共产品,这就是公共服务。这个产品本身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取决于谁付费。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能不能抓住公共文化这个市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思路。
3.鼓励国家投资、资助和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个提出来了,但是有很大的挑战。很多原来国家投资的一些文化产品,它不愿意拿出来给老百姓享受。所以这里面就是怎么样在政治上去考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个就是免费开放的问题,因为我本人也参与了免费开放文件起草。免费开放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这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等,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老百姓不用花钱就可以进去。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比如杭州出了一个案例,免费开放以后,乞丐能不能进图书馆?因为他进图书馆,他不是去阅读,也不是去看书的,他是去乞讨,他干扰正常的阅读秩序。应不应该让他进去?人家说免费开放为什么不让他进去?乞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这里面带来了管理上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在很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里面更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