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中国新时期的改革议程(4)

吴敬琏:中国新时期的改革议程(4)

实际上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它的困难程度不一定亚于制定目标。因为总体方案涉及不同人的利益,并且改革中不仅有经济问题,还有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所以制定研讨改革的总体方案和路线,有的时候不只是理论与学术问题,它需要各界人士的参与。

对于要不要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各方有不同的意见,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来,一是说现在的市场经济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不需要进行设计。我不太同意这一观点,我还是觉得要进行总体设计,因为从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其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而我们是一个后进国家,不能再等几百年让它自然形成。

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又复杂的系统,不能够边设计边施工,也不能由各个部门自己去设计,然后拼起来。部门进行设计是子系统由下而上去设计,最后不能互通,不能运作。而且每个部门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自己的利益发展,最后拼起来就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协同路径。所以,还是应该由一个超脱于局部利益的高层权威机构,在下层创新的基础上,进行顶层向下的设计。顶层设计这个词来自网络工程学,建设网络的时候先要有设计,但是这个设计要先从顶层开始,然后往下去设计。

另外一种怀疑是,由上到下进行设计会不会抑制从下到上的创新?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注意的,所以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要倾听民众的改革诉求和基层政府的政治创新。实际上,这些年来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改革实验,这些实验都应该吸收到总体规划中去,譬如上海的国资退出竞争性行业已有三年。还有一件事也是地方发起的,那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改革的进度很快,前年提出来以后在上海试点,很快主要的城市都要求参加试点,而且财政部的税政司和国税总局也看到了这一改革对发展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广东有一些基层的创新也很有意义,一个是工商登记简化,另外一个是民间组织的无主管设立。

所谓的以问题导向确定改革项目就是要在社会广泛参与的情况下,分析当前社会层面存在的各种突出矛盾,找出造成问题的体制性原因,提出需要改革的项目。

如果说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提出总体方案,那么先要研究,在时间已经很紧的情况下怎么来做?实际上,就北京来说,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机构、行政部门、官方及民间的组织在研讨这个总体方案。

首先要注意的是,以问题导向去确定改革项目。所谓的以问题导向确定改革项目就是要在社会广泛参与的情况下,分析当前社会层面存在的各种突出矛盾,找出造成问题的体制性原因,提出需要改革的项目。然后,把提出的改革项目归纳起来,按照体制的领域列出改革项目的清单,比如说财税体制方面要进行哪些改革,金融体制方面要做哪些改革,国有经济方面要做哪些改革。最后进行梳理,选择出一些重点,并且根据这些重点与改革之间的关系确定总体的方案。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实践了第一步第二步以后,会发现问题成堆,需要改革的事情太多了。前一段时间,在陆家嘴论坛,我见到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他表示,2013年的中国,改革无所不包,实际上力量有限,改革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关注的,要有各种配套的支持,四面出击,力量就会分散,那肯定什么都搞不成。但是又不能单向改革,它肯定有一些紧密连接的改革要配套进行。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