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政府组织需突破资源瓶颈(6)

中国非政府组织需突破资源瓶颈(6)

绿色选择联盟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融入现行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促进中国制造业提升环境表现,实现节能减排。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先后公布的五期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已督促620余家中国企业及跨国公司进行了整改,推动了它们的减排。其中以苹果公司的回应最具代表性,苹果公司从一开始对非政府组织倡议的漠然置之转变到后期主动承诺让供应链透明,这个过程显示出在全球环境之役中非政府组织的独特力量,非政府组织在跨国企业和市民社会中构建了绿色的桥梁,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可持续选择的推动之路。

三、提高中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程度的政策思考

早在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吴建民委员就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想法》的发言中指出:“中国也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但是在国际非政府组织集会的讲坛上几乎听不到中国的声音。然而,在许多国际讲坛上,非政府组织是以反映人们的心声而自居的。他们的言论对国际舆论有一定影响,是应该考虑我们的人民团体、大量非政府组织如何有序参加国际活动的时候了。这项工作如果做好了,对影响国际舆论,推动外界对我国的了解,协助政府外交,将发挥重要作用。”[4]就总体而言,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虽然处于数量快速增长期,但在质量和国际化程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就更需要从战略视角分析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和威胁,合理、及时地规划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道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扶持策略,将民间组织走向国际纳入国家外交的总体架构之中,开拓公共外交的新渠道,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领域的积极作用,以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一)赋予非政府组织合法的身份

中国非政府组织,尤其是草根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最大生存与发展障碍在于合法身份的获得。合法身份的获得是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存发展土壤才能孕育出健康、成熟的非政府组织力量。

我国现行法规仍然实行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体制。登记门槛过高使得中国实际存在大量不能获得注册登记的非政府组织,据学者估计其比注册登记的组织更多、更广泛。这种现象其实对于政府的有效管理来讲,并非好事。中国处于转型期,对于迅猛增长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作为政府,只有容纳才能主导,相关政策易疏而不易堵。

值得庆幸的是,传统的社团管理体制已经渐渐有改变的迹象。在广东省,一些有利于非政府组织迈入合法化门槛的政策已经开始出现。[5]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发展有了先试先行的机遇平台。非政府组织走上国际舞台,发挥有效力量,同样也需要政府政策的规范与支持,在现有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条例中尚未明确提出民间组织在世界各国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办事处的内容。[6]另外,要想做到吸收一批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专业人士进入非政府组织领域,规范民间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当务之需。

(二)帮助非政府组织有效突破资源瓶颈

就资源来源而言,通常都认为捐赠是非政府组织的特色资源来源,但从各国的实际情况看,捐赠虽然是非政府组织的特色资源,却并不是其主导资源。另外,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国际事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资助方观点和立场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往往会影响组织自身的观念与行为。[7]尤其关注的是,近六、七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被世人所关注,国外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正逐步从中国撤出,而国内的同类基金会却很稚嫩,有待成长,有的基金会成立只有两到三年,处于所谓的“婴儿期”。如何来扶持、辅助、陪伴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在这段青黄不接时期,政府更应该伸出援手,鼓励一批新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展国际交流和公益项目合作,同时政府设立专门的配套资金进行支持,一方面避免不良境外资金对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健康国际化进程的干扰,同时也将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成长与中国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国,鼓励一批优秀的非政府组织利用官方发展援助开展国际交流、人道主义援助和人力资源培训事务,并逐步扩大规模和积累经验也是可选途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