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

公车"自主品牌化"的双重意义

摘要: 汽车在我国家庭中逐步普及,丰富繁多的品牌、琳琅满目的款式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市场也形成了以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为主导的格局。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汽车在我国家庭中逐步普及,丰富繁多的品牌、琳琅满目的款式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市场也形成了以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为主导的格局。自主品牌,在市场搏杀中不断成长壮大。但整体看来,自主品牌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国人的认同感较差。其中既有车企起步晚时间短的原因,也有人们“爱面子”的思想在搞怪。一般说来,合资品牌确实是品质的保证,但自主品牌,也早已不是“劣质低价”的代名词了。特别是在中低端民用车市场,自主品牌的造车工艺可以说已经不输于合资汽车了。大部分自主车企,在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悬挂等汽车核心技术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相当深厚的积累。

质优价低的自主车,满足一般的公务需求毫无问题。公务用车,在国产化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自主化,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积极作用将会不断显现出来:

助力民族汽车工业,提振自主品牌信心。公务用车“自主化”的示范带动作用,将有效改善自主品牌的产品形象,提振公众信心,刺激自主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进一步规范提高。自主品牌如果能坚持在提升品质、规范服务的路上走下去,日积月累,自然会获取良好的口碑以及消费者的认同感。长久看来,也势必会带动更多的自主品牌提升研发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节约财政资金,改善政府形象。近年来,公众对治理“公车腐败”呼声渐高,一些地方违规、超标配备公车的行为不时出现,甚至贫困县领导干部配豪车的新闻也屡见报端。当前,中央高层在改进作风、厉行节约上率先垂范,各地更应把治理“车轮腐败”作为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切入点之一。公车优先选用自主品牌,在不影响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将大幅节省财政资金,有效改善党政机关的社会形象,提升领导干部的威信,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政府用车选自家品牌天经地义,从美、日、德等世界发达国家来看,这也是普遍的做法。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