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农民工的事业梦想

释放农民工的事业梦想

        

   

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贾向东在近10年时间里,完成焊口超过5万道,合格率100%,优良率99%。5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他说:“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农民工也可以有梦想,农民工也可以梦想成真。”

此时此刻,劳模贾向东之于社会的意义在“劳动光荣”的榜样力量之外,即带着国家对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以及来自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唤起对进城务工人员事业梦想的关注,唤起对于全体劳动者平等的尊重。

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尊重本来就应在平等中产生。但无法回避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在城乡经济的差别面前将“平等”与“尊重”人为地分离。直到今天,我们,甚至包括贾向东自己都称呼这一群体为“农民工”——一群脱不了农村土味的打工者。

城里人的“伪自尊”让我们在考量这个伴随中国经济改革而涌起的群体时,拨歪了心头的天平。朝天而望的眼睛看不到城市在他们一砖一瓦的传递中越来越繁荣,办公室里“文明”的西装、冷气把他们排斥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在偏见和傲慢中丢失了对劳动的平等尊重……

今年的全国劳模座谈会,与贾向东坐在一起的有科学家袁隆平,有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他们的劳动成果已转化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造福国家。但“全国劳动模范”这一称号,用它足赤真金的分量无声发言:不分贵贱、不分高下,劳动光荣,所有劳动者光荣。

此时,在贾向东身后站立的,是活跃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大潮中的亿万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要齐心协力托举起同一个“中国梦”,就必须打破心灵的藩篱,用彰显社会主流价值的荣誉,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用货真价实的政策措施,从改善劳动环境、提升技能培训、提供事业发展等方面,排除阻碍他们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各种障碍,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释放他们的事业梦想。而“贾向东”们梦想的实现,则将用事实告诉每一个人:请坚信,城市的繁荣源于平凡的身影;请坚信,有一些东西在平等的劳动中恒久不变,那就是诚实、责任、品格,还有勇气。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