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在“四大公开”中,中国共产党把自身的党务公开名列首位,足见对党务公开的重视。党务公开,是政党民主化的一个鲜明体现,尤其是作为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公开申明的主张,不但是对本党的党员、而且也是对社会的公民所做出的一项郑重的政治承诺。党务公开问题,现在已越来越引起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期待着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工程。本文围绕党务公开的话题,阐述以下八个基本看法。
1.党务公开的性质功能
世界上的政党无非分为两类,一类为专制性质,一类为民主性质。作为专制性质的政党,党内事务保持神秘状态,党的首脑和少数领导成员掌握所有机密,党的任何一项决定、行动,也都由党的首脑或少数领导成员作出,始终保持着至上而下的单向传达通道,其他的党员只需听命服从。作为民主性质的政党,党务公开则是其首要标志。依据民主与自由原则,从党的干部到普通成员,大家享有知情权的同等权利,党内事情通过党的各种会议讨论决定。由此可见,以党务公开与否作为衡量标准,凡是党务神秘、进行暗箱操作的,必定可以判断其是专制性质的或密谋性质的政党;而凡是党务公开、全体党员能够共同参与的,就必定可以判断其是民主性质的政党,而且党务越公开、越开放,政党的民主性就越强,民主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党务公开具有检验的功能价值,对于一个能否称得上民主性质的政党来说,不在于它的章程、制度对于党务公开规定的怎么样,而在于它在实践中对党务公开做的怎么样,取得的实际效果又是怎么样。能否把党务公开的理论和制度规定应用于实际,成为检验政党是否具有民主性质的试金石和分水岭。
2.党务公开的基本内涵
党务,即为党的事务;事务,即为事情和任务;公开,即是公布开放。概言之,所谓党务公开,就是要把党所做的事情、任务,开展的活动和管理,向全党和党外公布开放。这样的公布开放,是要公布党务的过程、结果,并接受相关的询问、质疑。党务公开,是世界上的共产党建立党组织并推进党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一贯主张。共产党作为民主性质的政党组织,决定其必须实行党务公开。党务公开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来的。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等文件,又都强调了党务公开的重大问题。党务公开的提出和推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