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比美国院士难当?

中国院士比美国院士难当?

摘要: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山东商报》评论认为,施一公当选美国两大著名学院外籍院士,自然有美国相关学院的道理,但对于其当选不了中科院院士却不必过度解读。

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但是,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选中科院院士,此事在当时备受关注。现在,施一公当选美国双料院士,更是引发轩然大波,公众在问,为什么施一公当选不了中科院院士,却能当选美国院士?

说明中国科技比美国先进太多了,美国的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看都不看一眼?!这样语带调侃的质问充斥其间。《新京报》评论一方面认为,施一公是“千人计划”首批回国的学者,回国5年,中国的院士落选,而美国的院士却连获两个,此事在公众看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一方面也认为当上美国的外籍院士和能否当选中国的院士,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评论指出,美国评选施一公为双院士,主要从他的学术水平来衡量,而非为美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山东商报》评论认为,施一公当选美国两大著名学院外籍院士,自然有美国相关学院的道理,但对于其当选不了中科院院士却不必过度解读。对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有关方面总结出两方面因素:对施一公的学术水准,接受采访的院士都作出了正面评价,认为符合院士的标准,但国籍被认为是落选的首要原因。当时其尚未取得中国国籍,这并不完全符合相关标准;第二个就是,回国时间短、贡献少。

而当年的阴谋论又被人忆起: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施一公和饶毅后来落选中科院院士的主要原因——明眼人一看,这是打击报复,谁让你们破坏了潜规则!对此,《山东商报》给出的驳斥理由是,在施一公所参评的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一共有128名院士,他们中有投票权的八九十名院士决定了谁能成为新科院士。如果说如此多的院士最终没有投出赞成票,自然有不赞成的理由,个别院士存在学术无良的可能,难道上述八九十名院士全都没有学术良知?所以,施一公没有获得中科院院士自有当时没有获得的理由。而对于其后获得的美国两大学院院士,也应只是符合了美国国家和相关学院的标准,同样与“关系”无关。

而在汹涌的争吵之外,有种较为理性的声音也在浮出——贡献度和学术成就,能不能不单纯限于国内?对于真正的科学家和人才,在评选时国籍能否放宽?在回答“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时,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高尔文·莫莉回答说: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会给出回答吗?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