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要沦为“普世价值”的人质

西方不要沦为“普世价值”的人质

摘要:近年来,一些国家照搬美式民主后往往表现出“水土不服”,带来的不是繁荣与稳定,而是冲突和动荡。美国极力鼓吹并推广的美式民主绝不完美,更难说得上具有“普世性”。

近年来,一些国家照搬美式民主后往往表现出“水土不服”,带来的不是繁荣与稳定,而是冲突和动荡。美国极力鼓吹并推广的美式民主绝不完美,更难说得上具有“普世性”。随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模式受到广泛挑战和质疑,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被迫展开反思,另一方面并不放弃宣扬其核心价值观,极力贬损在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中国等国,突出反映了其在新形势下维护全球价值观主导权的紧迫感

在谈到自由、民主、人权等问题时,西方国家言必称“普世价值”。多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就明确指出了“普世价值”的作用:“在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竞争时,我们有一手好牌。我们的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在世界各地极有魅力。它们的力量在于它们并不规定人应该如何生活,而只是认为个人与民族应能自由地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对于个人而言,是超越民族、种族、阶级、性别的界限,普遍需要和适用的价值与原则,诸如善良、诚实等,或许无可厚非。毕竟,对美好社会生活、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代表了人类的良好愿望。

然而,遗憾的是,西方国家一贯鼓吹的“普世价值”并非如此。对他们的论述略加分析不难看出,西方国家所谓要在全世界实现的“普世价值”,不过是一个“高尚的借口”,其真实目的就是在“普世价值”包装之下,对外输出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西方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以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名义,借机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和颠覆,以维护和扩大西方的利益。

一国选择怎样的政治制度,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密切联系。以美国为例,被标榜为“民主样板”的美国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是美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金钱政治和功利政治。以2012年大选为例,民主、共和两党为赢得选票,展开“砸钱”竞赛,竞选支出总额超60亿美元,美式民主如此高昂的经济成本,远非一般国家可以承受。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两党均将党派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近年来围绕削减赤字、税制改革等问题相互攻击,彼此拆台,决策效率日益低下。

然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高效的政府决策机制是重要保障。一旦将长于扯皮、议而不决的美式民主移植过来,国家政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低效甚至瘫痪,阻碍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美国在对外输出政治模式方面一贯乐此不疲,近年在中东、中亚一些地区热衷策动政权更迭,推行颜色革命,但这些国家照搬美式民主后往往表现出“水土不服”,带来的不是繁荣与稳定,而是冲突和动荡。可见,美国极力鼓吹并推广的美式民主绝不完美,更难说得上具有“普世性”。

西方国家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在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核心目标都是维护西方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全球霸权。冷战期间,推广“普世价值”是美国针对前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美西方欢呼“历史的终结”,力图用“普世价值”一统天下;而随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模式受到广泛挑战和质疑,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被迫展开反思,承认其自身制度并不完美,另一方面并不放弃宣扬其核心价值观,极力贬损在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中国等国,突出反映了其在新形势下维护全球价值观主导权的紧迫感。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哪种发展道路更加适合自身国情,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发展,不同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成为大势所趋,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和唯一模式并不存在。但是,当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并将之当作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和颠覆的政治工具时,习惯用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其他国家的西方人,已然成了自己思想的人质。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需要对美西方国家推广“普世价值”背后的政治目的保持警惕,要按照中共十八大的要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用发展的实际成果向世界证明中国道路的正确与光明。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