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羊肉”三天就被查清说明了什么?

“问题羊肉”三天就被查清说明了什么?

“民以食为天。”抓食品安全,就是抓民生;失食品安全,就是失民心。只要各类监管、检查执法人员真正树立起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对社会公信力负责的职业道德,拥有一个不玩忽职守、不包庇纵容、不搞“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式的“人情执法”、不拿人民赋予的权力谋“靠山吃山”之私的起码良知,一切“毒物”、“劣品”皆会在环环相扣、节节把关中被卡住。

在5月3日公安部公布制售假羊肉案后,上海市食安办、市工商局和市公安局联合行动,短短的3天时间内,便迅即查清了“问题羊肉”,并依法对涉事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人民网[微博]上海5月6日电)。这速度,这效率,打击之稳、准、狠,着实令人称道,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相关思考。

看最近几天媒体上披露的消息,实在叫人添堵:这儿发现了“病死猪”“老鼠肉”“‘神农丹’毒药姜”,那厢曝出了“问题羊肉”“鸭肉注入保水剂冒充羊肉”,就连那家让我不知喝了多少次“有点甜”的农夫山泉水,也遭遇了“标准门”。由此再联想到以前曝光过的把孩子喝成“大头娃”的毒奶粉,让人喝瞎了眼的假酒,还有毒豇豆、毒小麦,使用氧化甲酰蒸出的毒馒头,用化学水、避孕药催肥的鱼虾王八,超标使用农药种出的鲜嫩瓜菜,采取转基因种子弄出的漂亮水果,饲料中加入激素拌进“瘦肉精”饲养出的牛鸡鸭鹅,等等。天哪,从吃的到喝的,从明的到潜的,简直让人“无处下箸”!

面对这样那样的“不放心”,人们一方面将矛头对准了涉事者,责骂其伤天理、丧良心、公然置国家法律与他人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地图财害命。另一方面,人们自然又把无助的目光投向了诸如农业、工商、质监、卫生、食品药品、公安等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希望他们联合起来,立即掀起一场食品质量安全整顿检查风暴,查源头、端黑窝、正风气。同时建立食品监督的天罗地网,让“毒产品”没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然而,令人困惑乃至想想极可怕的是,人们寄于厚望的本应为食品安全看门护院的有关职能部门,有的监管无底线、无下限,有的不作为、慢作为,有的甚至以官僚主义的监管、形式主义的检查充当着“毒家”作祟的保护伞。

――那些“羊肉牌”老鼠肉、“放心牌”病死猪肉……据说很多地方肉类供应都能数码扫描了,深蓝色的放心肉印戳更是早就遍及神州,但它们硬是在从生产部门到流通部门、从交易部门到监管部门的产供销“一条龙”敷衍塞责与不作为中,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倘若不是公安部的专项行动,这些绵延数月、甚至数年的潜规则,或许还会一直循环下去。

――农民用剧毒农药种植,固然是“小人心态”作祟,但根子上还在于药残检测监管不力、把关不严。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对有毒化合物制定了ADL值(每人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及有些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MRL值(即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以衡量农产品中农药是否超过标准。但我们很多地方在执行政策时却“外严内宽”,即出口产品要求很高,而国内销售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远远低于国(境)外标准,敢情咱中国人都炼成了“百毒不侵”的硬功夫。

――市场上各种瓶装水的具体名称如雪山矿泉水、离子水、波频水、纯净水、蒸馏水……名目繁多的“概念水”让消费者一度迷茫,什么国标、行标、地标、企标等一大堆标准搞得人们更是一头雾水,大家需要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但农夫山泉水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的“标准门”事件快过去一个月了,相关部门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表态。

诸如此类,凡此种种。这中间隐喻了怎样的历史?耐人寻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