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大看深化中国行政改革的策略

从十八大看深化中国行政改革的策略

一、 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承上启下,在过去9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和30多年改革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继续发展和进步的大政方针:(1)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发展方式。激发市场发展新活力,培育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3)反腐倡廉,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4)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完成机械化信息化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军队的机械化。(7)贯彻一国两制,只要不主张“台独”都愿意合作。对于香港澳门,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只要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对话合作。(8)不称霸、不扩张,反对一切形式的强权政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9)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结起来,可谓是八大任务,一条路线。八大任务中,除了外交、国防和港台事务,其余五项都与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直接相关。一条路线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之路。

政策方针

十八大的精神,是中国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寻求突破的政策指南。“自从中西方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面临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和脉络,以作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 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费孝通,2005:14)。 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明智的中国人不得不重视那些“蛮夷之邦”的法术,用以比照我们自己的不足;同时,自豪的中国人不可能、也不能够遗弃自己几千年文明的传承,一定会努力地寻找可能,弘扬自身的价值。 其结果,必定是要博采众长,走出根植于传统却又不断创新,有世界文明的营养又有民族文化的精髓的革新之路。方向已经明了,具体怎么走,还需要有许许多多的创造。

在十八大结束时,新任领导集体与记者见面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总书记有一句十分中肯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他使用的这句民间俗语,精确道破了中国继续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 要管好国家,管好社会,首先要管好党,管好政府,打造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设施。中国行政体制的深度改革和突破,就是为管好党、管好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的举措。本文就这一命题进行探讨,在回顾过去行政改革成效和困境的基础上,按照十八大精神,提出继续深化行政改革、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