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权力是最强烈的催情剂。“情妇反腐”成了一种别有异致的景象,也有了“情妇是一只反腐的‘好猫’、一逮一个准”的赞誉,一个令人笑不出来却引人深思的笑话。
又一个省部级官员倒在了情妇的掌掴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南,与情妇因利益关系反目后,女方在多次受到死亡威胁的情势下,从日本打来越洋电话举报,从而牵扯出了刘与官商勾结、多次收受巨款等严重问题。5月14日,中央决定免去刘铁南领导职务(2013.5.14新华网)。看了这一消息,不禁叹曰:“美女误国又一例”,随之想到了这个题目。
或许有人会为此哑然而笑。都什么年月了,还喊这个,未免太老土了吧?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君不见,现在大款们流行的是开“宝马”,住别墅和“泡小秘”。有的甚至说“炫耀性消费”才是现代生活,“泡小秘”是高消费,是“自我表现的手段”,是“很体面”、很“派”的。一个人发迹了,倘若没有个情人在身边嗲声嗲气,漂亮的别墅里要是没个年轻貌美的人儿当“金丝雀”,好比是“锦衣夜行”,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呢?君不见,一些名导、名演、名家、歌星、影星、视星等各类“明星”们,包情人、养小三、换夫人像换衣服似的,人家“老谋子”不只情人走马灯,就连“婚外孩”都生了七八个,被网友们戏称为“葫芦娃的爹”哩!
笔者并不否认这一存在。但存在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正视事实并等于赞同事实。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主导的当今中国,无论谁都不许有“消费情人”的权利,即是大款明星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也不例外。作为大众代表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在“不许”之列。因为它有悖社会公德,违背婚姻道德,破坏社会稳定,尽管这事通常都属于“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自酿苦果自己吞。
亦不否认,“领导干部也是人”、也不能脱俗,凡是“花心”官员都会为自己找出一大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但领导干部凭了官位去“消费”情人,至少有三个基本事实无可回避:一是官位不是他个人的财产,而是人民给予的,他只有凭官位服务于人民的义务,而没有拿官位“泡”情人的权利;二是领导干部“消费”情人当然不是“布衣”们逛逛公园吃吃冰淇淋的层次,而是高消费的档次:周末住别墅,开高级房间,出入大酒店和高级娱乐场所……这笔费用的开支,仅凭那点官银是捉襟见肘的,或是公款,或是大款支付,或是免费,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三是为讨情人的喜欢,须得时不时地满足情人的一点“小小的要求”,譬如批给几套住房,“破格”晋升职务职称,帮助开办公司、包揽工程,或打通各种关节让情妇获取某种利益,或将其兄弟姊妹弄个“肥差”、“公干”之类,等等。
接下来的事实,就更清楚了――必然导致权力寻租和权力腐败。且不说早先落马的倪献策、胡长清、孟庆平之流,也不说后来倒下的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杜世成、黄瑶、王昭耀、段义和、许宗衡之辈,这些“昔日花星”似成旧闻。单说近期的,如薄熙来、刘志军、黄胜、衣俊卿乃至这个刘铁南,至于那些厅局级、县处级、乡镇所科级的在这里点名了,他们无一逃脱在情人身上行以权谋私、经济犯罪之实。因此,喊出“当官绝不许有情人”,不仅是一当头棒喝,也是一根本对策。
有人说,权力是最强烈的催情剂。即使排除权力腐败,权力仍然可以使找情人变得容易。这涉及的,其实是性的社会分配排序,拥有特殊位置的人更加容易获得排序优先。择偶也好,寄情也好,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特殊才艺都能形成优势,权力所带来的政治地位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完全可能更容易获得异性的寄情,这种情未必虚假,也未必要动用权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