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简政放权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摘要: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上一个项目,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土部等多个主管部门恐怕都要一一过关。而这项海外收购不仅要报经发改委等一系列部门审批,由于交易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还须上报证监会重组会审核。某国资上市公司老总也给记者讲述了他们遭遇的审批难题。

日前在有关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引述一份调查材料说,企业新上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

而在我们的采访中,某些企业反映的审批关卡数,远不止于此。一个最“雷人”的案例是,某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在申请增发H股的过程中,各级、各类经办部门仅处级干部的签字就达上千个!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上一个项目,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土部等多个主管部门恐怕都要一一过关。涉及资本市场监管方面的,尽管近年来不断简政放权,但在上市公司看来,新股发行、再融资、资产重组、境外并购等环节,特别是涉及多部门的捆绑审批,仍存在不少简化空间。

一家民企近年在欧洲收购某同行业公司,后者正处于破产保护阶段,需在短时间签署相关协议。而这项海外收购不仅要报经发改委等一系列部门审批,由于交易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还须上报证监会重组会审核。为了寻求捷径,只好由大股东先行收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被收购企业效益转好,上市公司向大股东收购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由于涉及关联交易还需要上重组会审核。而与之相对照的是,收购行为在目标国却一路坦途,无任何审批,仅涉及反垄断调查。

某国资上市公司老总也给记者讲述了他们遭遇的审批难题。这家公司正在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资产“装不进来”。按照目前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审核,拟上市资产的很多权证都要重新“捋顺”,由于注入资产建成时间较早,办理各种权证的难度很大,一些部门也存在人为设置难题,甚至索取利益。整个过程困难重重。

实际上,在我国资本市场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资本市场上各种审核、审批以及监管政策的出发点都是立足于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行政监管应该让位于市场监管,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更加市场化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已经看到政府由上至下的放权决心。日前国务院下放和取消了117项行政审批权,总理简政放权的承诺正在兑现。资本市场理当有勇气“再放权”,更多的市场化改革举措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