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批评“到此一游”凸显“以暴制暴”网络暴力

【案例】批评“到此一游”凸显“以暴制暴”网络暴力

【网络舆情案例】

编者按:“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近日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从公厕到公交,从景区到文物,“到此一游”现象在国内并不罕见,可没人会想到,一名中学生在国外“涂鸦”会引发一场关于文明的大讨论。借此事,也值得我们反思。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2013年5月24日晚上11点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这个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损,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人肉“题名者”。

埃及神庙浮雕现汉字

据发此微博的网友沈先生回忆,5月3日,他随自驾旅游团共14人前往埃及旅游,5月6日在卢克索神庙游玩时,拍下这张照片。

沈先生说,他当时从缺了一尊方尖碑的大门进入卢克索神庙,走到最里面的一个圣殿厅里,右侧通道左手边的石壁浮雕上看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当时我们14个人看到这个也没多说话,觉得很羞愧。”沈先生表示,导游看到此景为免尴尬,很快就带他们离开。

转发评论近10万次

沈先生提供的图片显示,这行字被划在浮雕上一名男性人物的上半身,“到此一游”四字较小、较模糊,“丁锦昊”三个字比较大,“昊”字占了该男性一个腰身。

沈先生说,他对埃及带队导游亚瑟王说:“实在对不起!”亚瑟王见后连说“怎么会这样?”但又安慰他:“这不是你们的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听了这话,沈先生更觉羞耻。

沈先生把此事发上微博,截至记者发稿,这篇微博被转发、评论近10万次。沈先生希望此事能引起大家警醒,出国旅游,自己的行为代表中国的形象。

回国一般不会被追责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表示,乱涂乱画的行为在国内也时有发生,“按照中国的法律,只要毁坏程度不大,一般不会受到惩罚。”

尹富强介绍,如果游客的行为触犯了埃及当地的相关法律,同时也触及了国内的法律,若在当地已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回到国内一般不会再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