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名字不该叫“宅童”

孩子,你的名字不该叫“宅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当今儿童的生活状态,昨天,新京报联合凤凰网结合当今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生活圈子狭窄、户外活动少等特点进行调查。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3小时。(《新京报》6月1日)

跟人们对儿童“活泼好动”的通常印象不同,有调查显示六成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低于一小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童”。本来专属于成年人的“宅”字,如今使用范围开始延伸到儿童身上,确实颠覆了人们对于儿童的惯常印象。按理说,儿童正处于求知欲、表现欲等各种欲望强烈的时期,“活泼好动”的天性应该与“宅”字无关,但“宅童”的存在却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儿童成“宅童”,在六一儿童节这天更显得格外扎眼。

本该活泼好动的儿童,何以宁愿舍弃户外活动而将时间耗在电子产品上面呢?平心而论,为数不少的儿童喜欢“宅”在家里,与基于当下计划生育政策基础上的家庭结构背后的儿童地位有关,与儿童教育理念出现偏差、休闲活动场所不足等公共服务短缺有关。呈现倒金字塔形的现代家庭结构让儿童处于中心地位,忽视情商等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将使得孩子成长囿于自身小圈子,即便儿童愿意脱离“宅”生活,很多时候往往也找不到一个安全舒适的儿童活动场所。从上述意义上讲,成为“宅童”并非儿童的主观意愿,只是迫于环境所囿而已。

但这并非等于说“宅童”是“存在即合理”的。长期“宅”在家里,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谓多方面的:缺乏锻炼造成身体素质“软肋”,如今大家的印象是“小胖墩”越来越多了;囿于封闭的环境,对儿童心理成长发育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塑;沉湎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而缺少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儿童容易养成孤僻性格,造成人际交往障碍;长期“宅”在家里的儿童容易埋下心理、性格缺陷,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而长期不能真正接触到现实则会令他们在遭遇生活挫折时无所适从。

70后、80后的童年与此恰恰相反。作为80后一员,笔者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都在心中对那个年代保有一份干净的记忆:那时候河水清流,我们可以下河洗澡摸鱼,时见翠鸟扎进水里;那时候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我们上下学结伴回家根本不用家长接送;那时候鲜有发达电子产品,我们可以自制柳哨、捉迷藏、玩泥巴,不亦乐乎;那时候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问题食品、校园暴力和形色繁多的“培训班”;那时候即便被家长关在家里,我们也要翻墙跑出来玩……我们哪里听说过“宅”呢?!难道真应了那句话,社会越发展人生越孤独,“越长大越孤单”?

过度的“宅”当然不是一种好品质,对于儿童尤其如此;儿童的名字不该叫“宅童”。一些儿童成为“宅童”,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不可推脱。作为儿童初始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对于儿童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家长对“宅童”是要负首要责任的。“宅童”沉湎于电子产品,家长的责任是巨大的。他们认识不到,或许认识到了而处于其他原因,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再者,儿童教育应该是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进行的,健康志趣之养成,健全人格之培育,人文情怀之厚植,应该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此外,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充裕的安全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的责任所在。儿童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全社会的未来,社会要给那些创造美好未来的人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和充足的制度供给,为他们健康成长打造一个优质安全的平台。

“宅”违背了儿童的天性,“宅童”远非社会之福。给儿童提供优质、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宅童”走出“宅门”,呼吸新空气,交往新朋友,寻求新发展,这是虽然迟到却不能缺少的儿童节礼物。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