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田园风光、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幸福家园(2)

打造田园风光、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幸福家园(2)

摘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城乡发展和自然生态相协调、田园风光与都市生活相结合的过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化解城乡二元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其最终目的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实现农村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提升莆田城市品位。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化解城乡二元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化解城乡二元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其最终目的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实现农村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效整合城乡资源,让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坚持教育资源共享共用,继续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百校帮百校”年度行动计划,年内100%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组建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率先出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将具有莆田市户籍的城乡居民,统一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管理,人均标准提高到340元,实现“参保范围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大病统筹补充补偿工作,最高补充补偿比例可达90%,最高补偿可达42万元。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出台《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并增加缴费档次补贴,从100元-500元增加到100元-1000元;增加重点优抚对象、非重度持证残疾人为代缴困难群体等。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整合城乡道路客运资源,组建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对符合车辆安全通行条件且具备公交化运营的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心城区、区际、区镇(村)三级公交网络。推进城乡文化建设一体化,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筹建莆田市数字农家书屋,实现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推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制度,切实让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惠及城乡居民,在“同一片蓝天下”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加快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建立木兰溪等主要河流分区段和城区所有河流分片区监测治理机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水、电、路、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推行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区)处理”运作模式,做到村庄环卫设施齐全、保洁制度健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绿化美化工程,全面落实“三通”、“四绿”和“十配套”工程,按照村庄规划,建设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实施“四绿”工程。2015年前,每个中心村建成一个休闲健身及文化活动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8平方米,绿地率不低于30%。

探索社会管理模式一体化。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务工就业人员迁移落户,在中心城区街道建制范围内务工的就业人员,符合相关规定的均可迁移户口至居住地址;进一步放宽集体户设立和户口迁入条件,符合一定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可设立集体户等,稳步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按照“1+X”乡镇体系布局,开展村庄整合、区划调整调查,加快制定撤乡并镇、撤镇设街和村改居意见,探索自然村向中心村集聚、中心村向农村新型社区转变模式。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探索设立中心村党委和管委会,探索“村级组织+小区自治”等市场化运作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村居、社区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达50%以上。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