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多数新兴经济体拥有干预市场的能力,国际社会也有在必要时干预市场的共识。新兴市场情况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经常项目逆差、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大的国家的确容易受到冲击。摩根大通银行日前发布的研究显示,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同时,这项研究认为,中国、俄罗斯、秘鲁等国受冲击的可能性很小。德意志银行也在日前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和2008年相比,除土耳其外,其他所有新兴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都有所增强。此外,以IMF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如今已修正其金融自由化态度,支持新兴市场在必要时干预市场。上周,IMF发言人格里•赖斯就呼吁,新兴市场要合理利用政策缓冲手段来应对国际金融动荡风险。
最后,新兴市场的这一波动荡并非全是美联储这样的外因造成的,很多国家还叠加了内部因素。有学者就提出,中国银行业资金面的波动是金融市场改革深化的一种阵痛。由此可能导致的短期变化也许更是主动减速、深化改革的刻意为之。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夸大金融危机第三波风险,可能会误判重点,掣肘改革步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兴市场一直面临着国际资本无序流动的烦恼。但多数国家经济基本面、财政状况、外汇储备、融资渠道均保持健康。此外,包括东盟10+3外汇储备库、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等“金融防火墙”的建立和壮大,也均有助于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没有理由对新兴市场缺乏信心。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比特也认为,新兴市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有些国家经济增速在下降,而另外一些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经济表现则处于上升势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