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国企壮大,但民企比重还在不断提高
问:您认为如果要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做一个轻重缓急的排列,目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改革事项有哪些?
林毅夫:我认为相当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的问题,但是收入分配的问题,关键我们改革没到位的问题。要让经济比较快速发展,而且发展过程当中又能够比较包容性,比较可持续的,这是非常关键的内涵。
问:多年来您也主张进一步打破国企垄断的,但也有人说这几年还是有国进民退,您赞同这种判断吗?
林毅夫:这几年这个问题讨论得非常多,我想我们整个的改革方向还是越来越市场化,我们整个改革民营经济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这几年不少人喊国进民退的原因,我想跟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政府推出了缓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缓周期的时候我们主要搞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因为它的规模非常大,总的来讲的话,使大的企业在反周期过程当中变得更大。
而且在反周期过程当中,有相当多的还是用放松货币,放松信贷方式进行,我们知道当前的金融机构只有大企业才能够得到服务。你看这两部分,有一些建设项目需要大企业,金融这一部分又是大企业优先容易得到贷款,容易得到资金。然后大企业当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因此国企规模变大我觉得是跟周期性有关的,并不是说我们改革方向产生了变化。
另外,确实在大项目上面,跟在资金取得上面,大企业它这几年得到的好处比较多,可是同时,如果从经济当中的比重来看,我们民营经济的比重还是不断在提高。
问:我们知道您到世界银行工作后开始研究新结构经济学,等到您回到国内之后,新结构经济学在国内引起了很多关注,很多学者都在参与讨论,请问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结构不断变迁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含义是这样的,在我看来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结构的不断变迁,这个结构里面包括技术结构,新的技术不断的替代老的技术,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本来在一个低收入国家主要都是农业,或是资源产业,然后制造业,制造业里面结构不断的变迁,从技术很简单,劳动力很密集的这种初级的加工业,变成了资本技术越来越密集的产业,然后最后到服务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本身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同时基础设施不断在完善,制度也是不断在完善,这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本质。
我所强调的新结构经济学,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也就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个结构变迁的过程,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它的动力是什么?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这种惯例的话,我应该把它叫做结构经济学。但是因为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经济学刚刚出现的时候,有一个叫结构主义,我为了区分于结构主义,所以叫新结构经济学。
其实这也有前例,60年代诺斯开始研究制度的时候,用现代经济学研究制度,应该叫制度经济学,但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因为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美国有一个制度学派,在经济学界里面非常有影响,为了区分与它跟制度学派的差异,所以叫新制度经济学。我想新结构经济学含义也是这样,为了区隔于结构主义,所以叫做新结构经济学。
问:“新结构经济学”跟“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制度转型,那么新制度经济学跟新结构经济学,区别主要在哪?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是可以把新制度经济学包含在内,但是它比新制度经济学范围更广一点,因为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的它的决定因素跟它的变化。但是呢,新结构经济学它研究技术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基础设施的变化,跟制度的变化。所以新制度经济学在新结构经济学当中是包含在内的。但是呢,新结构经济学有很多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是不研究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