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问题是关键
教育实践活动,找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关键。试想,如果我们找到不少问题,又不解决问题,过程越是轰轰烈烈,形式越是夺人眼球,就越是在搞新的形式主义。特别是我们让群众讲了真心话,群众认真提出了问题,但我们又不去解决,说到做不到,群众就会更反感,我们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
因此,接下来为期一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全过程。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更要首先解决好,这才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群众是不是真的满意,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
要真正解决问题,首先是要做到即知即改。发现什么问题,就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把几个阶段区分开来,发现什么问题,不要等待,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这就是问题导向,就是从现在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即知即改,就是要马上就改,而且要真改、真转、真变,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内心认同。
要杜绝“知而慢改”、“迟改”,甚至“不改”的现象,就要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站在群众立场对待群众意见,对工作真正有责任心。这样才不会对群众的意见和反映麻木不仁,更不会明明是可以“即改”的,却坚持“不改”。回想上海世博会期间,仅仅场馆门前的蛇形通道设置前后就改了5次,次次是即知即改、现看现改。在百姓眼里,从善如流、即知即改,远比“一贯正确”更加可信、可敬、可亲。
其次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长效机制。解决问题、改进作风,保持长久长效,根本要靠制度、靠规矩。我们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规定要具体细致,标准要尽可能量化,办法要可操作、可执行、可检查,做到公开透明,有利于群众自下而上进行监督。对于违反制度和规定的,要有明确的处理处分办法。
我们的一些规定、制度、办法,还是要严一点、紧一些。和平年代,我们讲干部要有“自我革命”精神,有时实际上只是“革掉”了一些“舒适度”。这样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会感到不舒服一些,但这样人民群众会觉得舒服些,对我们会更信任、更满意。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改变干部作风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推出一些与之关系密切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行政审批改革就必须下决心推进,否则机关作风、干部作风不可能得到根本转变。此外,公共财政、公共资源、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也要公开透明。制度改革要坚定不移、完善深化。
发现问题、马上行动、立即整改、长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干部作风。把“即改”与“长效”结合起来,既能在短时间内,让群众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成效,又能让群众放心,相信我们会依靠制度建设举一反三破解难题。既迅速解决突出问题,又防微杜渐,坚决避免一次活动一阵风,这是解决问题要讲的辩证法,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方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