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系列解读之三】
自2005年7月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八年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现了“量增质变”,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人民币对外币互换、离岸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全球化深入,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演化,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也可以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闸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香港、新加坡、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日元直接交易相继启动。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货币体系需求有机结合的产物。一国经济规模越大,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也越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如此大的经济体量,人民币不可能永远低调。
世界经济在调整中艰难复苏,中国的增长引擎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催化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曾表示,在完成改革的前提下,人民币没有理由不成为储备货币,并将获得与中国经济规模相称的地位。
为何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渐高?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便利。当对外贸易和投资以美元结算时,中国企业经营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若以人民币结算,汇率风险大大降低。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会给中国带来铸币税收益,还可以巩固中国在全球金融活动中的发言权,增强中国对地区和国际货币事务的影响力。
从全球来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人民币国际化将促成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减小各国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全球经济发展。
(图片说明:今年6月,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走过整整一年。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与日元每日交易额上海市场为500亿—1000亿日元,东京市场为150亿日元,两个市场合计交易额是一年前的两倍。)
风险与机遇共存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说,过去八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上涨了35%。人民币汇率强势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拥有雄厚外汇储备以及有能力创造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既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又为进一步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