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赞:作风建设无小事
“八项规定”庄严承诺。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的细致和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八项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的务实导向。
作风建设无小事。2013年1月,习近平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只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改进作风,不能抓而不紧,不能抓而不实,更不能抓抓停停、一阵风,一定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作风建设身体力行。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4月初,习近平在海南省考察时再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并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赤子之心不能丢。7月11日,习近平在河北正定考察时指出,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145次提到的“人民”,而人民最忌讳、最厌恶、最痛恨的就是“空对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深地懂得: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所以他们真抓实干,不说空话,严禁假话。“八项规定”出台,不搞试行,不讲条件,立即执行;精简会议,不必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到贫困山区访贫问苦,“要了解我国的真实贫困状态,如能看到真贫,从北京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不看那些不真实的”这些话振聋发聩;改进文风,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改进会风,不摆鲜花,不挂横幅,不念稿子;改进新闻报道,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一张照片、百余字就搞定;改进“话风”,人民日报有了评论版;改革政绩“统计”,不再唯GDP论英雄,敢于公布诸如基尼系数、PM2.5等敏感数据,允许对统计数据评头论足。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打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