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官简政”促成中国社会体制机制第二次“脱壳”(3)

以“精官简政”促成中国社会体制机制第二次“脱壳”(3)

从表面看,我们现在所处的物质环境,比抗日战争中各根据地所处的物质环境要优越得多,似乎不必要进行“精官简政”的政策。但是,如果仔细、深入地加以分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内外形势,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极其相似:当时从外部来说,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威胁;内部则存在着“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弊端;今天从外部来说,面临着强“老大”和“恶邻”包围中国、威胁中国的图谋,内部同样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弊端(物质条件的改善又增加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革除了体制弊端,增强了根据地坚持“持久战”的能力,同时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党风、政风、军风和民风,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一心,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今天,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实行“精官简政”的改革,就是要改变现有体制的弊端,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入手,全面持久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同时形成健康向上的党风、政风、军风和民风,增强党、政、军、民的团结一心,为保持安全、和平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