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关闭:积极反恐还是洗白“棱镜”?

使馆关闭:积极反恐还是洗白“棱镜”?

res03_attpic_brief

自8月4日美国发布恐怖袭击警报,关闭中东、北非等地区28处使领馆以来,英、法、德等国也纷纷跟风,启动类似的防范措施。一时间,对于恐怖袭击的担忧和紧张,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

8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截获的通讯信息显示,“基地”组织领导人艾曼·扎瓦西里曾命令下属,从4日起发动未指明目标的恐怖袭击。这似乎解释了美国近日“前所未有”的如临大敌的态度。不过也有媒体认为,恐怖袭击的威胁也许根本没那么严重,美国自导自演这场闹剧,只是试图为“棱镜”计划等情报收集系统开脱。

西方国家如临大敌

8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马里兰州休闲胜地戴维营里,与一帮老友打高尔夫、办派对,难得悠闲地度过了自己52岁的生日。

不过,他这一天最值得欣慰的“成果”,应该是美国在中东、北非等地的20多个使领馆并未遭遇恐怖袭击,平安度过了“基地”组织恐怖威胁阴影下的首日。

据美联社报道,8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玛丽·哈尔夫突然发布恐怖袭击警报,宣布从4日起,关闭美国在北非、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20多家大使馆。

次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全球旅行警告,通报“基地”组织有意在中东、北非等地发动恐怖袭击,美国公民须严加防范。3日离开白宫去过生日前,奥巴马还特意听取了反恐顾问关于“基地”组织潜在恐怖威胁的报告。

3日,国际刑警组织也发出全球安全警告,称近一个月来,伊拉克、利比亚、巴基斯坦等9国相继发生越狱事件,数百名犯罪分子流窜进入社会。而这一不同寻常的行动,可能与“基地”组织相关。因此,各国应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提高警惕。

美国如临大敌的表现和国际刑警组织的警告,让世界各国都绷紧了神经,纷纷加入防范阵营,暂时性关闭在部分国家的使领馆。

在英国外交部宣布驻也门首都萨那的使馆将在4日和5日闭馆、外交人员撤离萨那之后,德国外交部也“出于安全原因”,临时关闭了驻也门使馆。德国使馆还把外交部的旅行警告贴上网站,称也门“全国形势都不能确定”,除了萨那这个高危区,其他地区也存在风险。加拿大也临时决定关闭其在孟加拉国达卡的使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美军驻中东的很多高级别战备部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位于红海的两栖作战舰艇向也门靠近,美国防长查克·哈格尔还与五角大楼专家讨论应对袭击的方案。法新社则报道,也门安排了特种部队和装甲运兵车,驻守在西方国家使馆周边。

CNN国家安全分析师弗朗西斯·汤森德称,美国的反应似乎具有“战略性质”,英国广播公司(BBC)更是评论这种防范态势“史无前例”。一时间,整个西方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8月是众多恐怖袭击纪念日

西方国家的担忧并非全无来由,近期,“基地”组织的确动作频繁。

7月31日,一条语音信息出现在恐怖分子使用的伊斯兰网站上,自称“‘基地’组织头目艾曼·扎瓦希里”的人,谴责美国对关塔那摩监狱在押人员的态度“揭露了其真实的丑恶面目”,并誓言要竭尽全力解救这些人。

美国关押在关塔那摩的166名囚犯中,大多数是因2001年的“9·11”事件被捕。近日,其中几人在狱中进行绝食抗议,反对无限期地拘留他们。管理人员采取了强制灌食的处理方法,未曾料及会惹来“基地”组织关注。

这条语音信息还没被辨清真伪,美国又截获了“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的电子邮件数据。内容显示,扎瓦希里授意“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头目纳萨尔·乌哈希,最早于8月4日“使用各种方式和武器,针对官员和个人”,对美国和其他西方目标发动袭击,集中攻击的时间将涵盖整个8月,而且没有指明攻击地点。

《华盛顿邮报》分析称,新一轮恐怖袭击预警很可能与这位“基地”组织新任命的“二当家”有关。乌哈希曾是本·拉登的私人秘书,去年6月,他的前任阿布·亚哈·利比在巴基斯坦遭遇美国无人机袭击致死。乌哈希最近被提拔起来,主要在也门“发展‘基地’事业”。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恐怖主义问题专家布鲁斯·霍夫曼指出,扎瓦希里正通过发展更多分支,来弥补巴基斯坦“总部”的弱点,并冀图制造动荡、趁乱扩充势力,以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这“非常令人担忧”。

国际刑警组织在声明中强调,8月在印度、俄罗斯和印尼等国,是不少恐怖袭击事件的周年纪念日,也是美国驻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大使馆爆炸15周年纪念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大使馆被袭、3名美国人丧生的惨剧,也发生在去年的这段时间里。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分析,8月4日既是奥巴马的生日,也是伊朗新总统鲁哈尼宣誓就职的日子,“基地”组织计划在这天出手,可能存在示威之意。

BBC则认为,8月8日的穆斯林开斋节,可能会是恐怖袭击的高危时段。因此,英国驻也门大使馆的关闭状态将一直持续到8日,法国大使馆则将关闭至7日。

尽管在4日至5日期间,并没有发生针对西方国家使领馆的恐怖袭击,不过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还是表现得不太安分。

8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在阿富汗东部贾拉拉巴德市的印度领事馆附近,3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一辆载有炸药的汽车,撞上路障后爆炸,袭击者随后与警方展开交火。虽然爆炸并未对印度领事馆大楼造成破坏,但导致至少9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7个孩子,另有23人受伤。

当天,美国“以最强烈的言辞”对这起袭击进行谴责,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称,美国将继续与阿富汗、印度合作,“消灭毫无意义的暴力”。

此外,印尼和菲律宾也在4日和5日相继发生两起爆炸,均被当地警方定性为“明显的恐怖主义袭击”。虽然与西方国家并无直接关系,但这无疑加深了各国对恐怖袭击的忧虑。

恐怖袭击警告意在洗白“棱镜”?

8月5日,美国位于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几处使领馆恢复正常状态,但位于阿联酋、约旦、埃及等地的19处使领馆选择延长关闭时间,“至少到8月10日”。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向公众解释道,这并不意味着有新的袭击威胁出现,只是出于谨慎而“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使馆人员和当地人民”。

不过,多名美国议员告诉BBC,根据情报机构的报告,阿拉伯半岛的“基地”组织高层正在酝酿一场大型袭击,并有确定的日期,只不过没有指明袭击地点。

白宫发言人卡尼也在同一天表示,“我们确实面临恐怖主义阴谋威胁,正如我们告知公众的那样”,威胁“来自并可能指向阿拉伯半岛”,但其他地区同样“存在潜在风险”。

“这是过去几年来,最为严重的恐怖威胁。”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共和党议员沙克斯比·钱布利斯告诉NBC,“恐怖分子之间的对话,让我瞬间想起了当年‘9·11’之前的情形。”

他还强调,被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在这次信息收集中立下了大功。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委员彼得·金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是过去10年来,他所知道的“最具体的恐怖威胁”。不过,众议院民主党议员、情报委员会成员亚当·希弗表示,如果“棱镜”真有能力揭露“以使领馆为主要目标的外国阴谋”,他将会“非常吃惊”。

“情报系统让我们有能力收集这么多可能是废话的信息。”钱布利斯说,“但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偷听到坏人的计划。”一位匿名美国官员甚至称,在也门建立监听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不过,在召开紧急危机会议后,德国外交部告诉法国24新闻网,没有具体证据表明“存在具体威胁”。

香港《文汇报》指出,美国如此警惕,固然可能反应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但不能忘记,此时也适逢美国政府深陷监控丑闻的敏感时期,发布恐怖袭击警告未免太过“巧合”,令人怀疑其另有所图。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