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中国:一个比较与反思(6)

“政府”在中国:一个比较与反思(6)

(二)政府是代表国家的“公家”

传统中国“国家”概念的意义在于,国是家的扩大,因为保家,所以卫国。这是费孝通所说的层层外推的差序格局(费孝通,1985),亦即“己(身)—家(族)—国—天下”层层差序之间构成了相互包容的整体(沈毅,2008:157)。作为这个差序治理体制的核心,国家和公领域的治理,由官府、公家、朝廷、政府掌管。

承接这一概念,国的所有为“公家”、国的事务为“公务”、为国做事为“公役”、为之做具体的事为“公干”、国所规定的假期为“公假”(张法,2010)。政府代表着“公家”,并通过“家”来塑造自身角色,所以即便是最严肃的报纸也会经常说“我们国家这么大,情况千差万别,矛盾和困难不少,当好这个家不容易”29.“公”的概念是政府对社会与民众进行行为论证的重要宝库。政府代表“公家”、“公道”;民众则代表“私家”,须得向政府“讨公道”。“大河满了小河才能满”,公高于私,私家利益要服从于公家,所以业主即便是抗争也要“服从国家需要”,“不和政府作对”(陈映芳,2010:51),获得荣誉的运动员要“先谢国家再谢爹妈”30,否则要被狠批。政府理直气壮地代表了国家和道义,所以也可以轻易打出“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样的口号31.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会根据家国观念来界定自身行为。他们经常会采用将个人/家庭利益与国家根本利益一体化的表达方式。比如将自己解决家庭生活困难的努力解释为“为国家减轻负担”,“替政府分忧”;将政府应该考虑民众利益解释为“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大局”的需要(陈映芳,2010:51)。“社会上的不三不四”意味着只有家和国是安全的,民众有问题得去找政府“闹”,“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这不仅表明人们解决问题的上访惯性,“闹”字其实也隐含了其与政府之间的“拟家长”关系。

(三)政府是承担行政职能的“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语,指与前后文有相关关系的部门。人们通常认为,这个词通常意味着承担特定责任的政府机构。应该说,作为“有关部门”的政府这一命题是最接近西方“政治—行政”二分框架中的“政府”(Administration)这一概念意涵的。但近年来,由于这个词经常被官方声明使用以规避具体部门,其中的闪烁其辞事实上已经加剧了民众对“有关部门”的妖魔化想象。比如,2010年,这个词就被网友票选为最讨厌的词。甚至早在几年前,网络上就有一篇热传的帖子戏谑道:

本人最近研究发现,中国权力最大的部门叫做“有关部门”。不信你可以注意看看报纸,电视,你就会发现这个“有关部门”的权力真的是大。不知道这个部门是何时设立的,也不知道他属于什么编制(呵呵,本人在这方面真的很无知的),但是,似乎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这个部门有关……。看,如果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教育乱收费需要“有关部门”重视,医院黑幕需要“有关部门”介入,暴力伤人也要向“有关部门”呼吁……32

在民众那里,作为履行具体职能的有关部门,“政府”与“国家”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区隔。于是,在这些年日益紧张的各种社会冲突中,“一方面,国家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被道德化、总体化、自然化,很少人质疑其合法性和正义性;另一方面,大家对具体国家机构的行为则高度怀疑”(项飚,2010:118)。作为“有关部门”的政府与“国家”的区分,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各类冲突所产生的整体信任危机。

与此同时,虽然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但这些部门也都同时被列为政府职能部门33.以法院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分院、分庭)为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受同级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法院作为政府的一部分,与治安、教育、环境等职能部门并无多少区别,民众也认为法院是听政府的,“政府一申请,法院就强拆”34.

如此一来,虽然国家、政府和行政部门在宪政上并非同一概念,但在制度设计上,三者却形成了极大的互构空间(见图5),也甚少得以精细区分。

(四)政府代表“党”

此前提到,在1949年之后,“党”逐渐被塑造成为官僚体系之外的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利益被论证为“人民的利益”。如流行的官场小说经常所描述的:

皇县是人民的皇县,是党的天下,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牺牲党和人民的利益,也绝不让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任何的伤害!请大家放心,党不会让好干部受委屈,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腐败分子!(王晓方,2007)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