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期待干部下基层变“无话可说”的尴尬为“无话不说”的融洽(3)

【案例】期待干部下基层变“无话可说”的尴尬为“无话不说”的融洽(3)

【启示与思考】

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流、沟通,面对面交谈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干部和群众交流起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甚至患上“失语症”,显然无益于交流、沟通,更会使干部下基层的效果大打折扣。

与群众“无话可说”,暴露出干群关系的隔膜。言为心声,干部见群众“无话可说”,说明作风不够踏实。下基层,不是抬腿就出发,去之前应做足功课。做功课,不是写讲稿、背讲稿,而应了解当地现状,熟悉风土人情,尤其是掌握当地发展难点、群众意见多的焦点、需要放大的亮点。心中装着做实事、干好事的愿望下去,见到老百姓,自然不怕没话说。

与群众“无话可说”,还表明干部的话语体系有待改进。有些干部爱说官话、大话、套话,张口文件闭口政策,开大会作报告还能对付,与群众交流就结结巴巴,老百姓不愿听不爱听。转作风,不仅要改文风,还要改改“话风”。中央领导能用“美女”这个老百姓的常用语,跟群众打招呼,给各级干部拉近干群距离,放了好样子。密切干群关系,要善于与群众交流,用老百姓的语言跟老百姓交流。

与群众“无话可说”,说到底,人下基层,但心没赶上脚步,没能跟群众心贴心。倘若真的心系百姓关切,心忧基层甘苦,可说的话题一定很多。下基层多了,办实事解难题了,作风真的改了,干部才能跟老百姓“无话不说”,才能真正做到干群心连心。

和群众交流,只有用群众语言才能拉近距离,只有说群众想听的、听得懂的话,才能双向交流,使决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对广大干部来说,一方面要摆正思想,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坚持走进生活接地气,打开大门去衙气,放下架子去官气。要看到,街谈巷议便是民情,喜怒哀乐便是民意,无须舍近求远,无须刻意为之,深入下去就是最朴素的群众路线,就能获益良多。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做到和群众“掏心窝子”,能不能与群众自然亲切地“拉家常”,既是能否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是否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希望每位干部都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所愿所盼,说出群众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我们期待更多干部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多干实事,变“无话可说”的尴尬为“无话不说”的融洽。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