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奎:“里根经济学”适合中国吗? 关键字>>通胀里根经济学新供给主义供给学派实体经济巫毒经济学克强经济学
尽管总统施行的是有毒的经济政策,但是民众仍然像着了魔一样对这些政要进行英雄般的欢呼。其被称为“巫毒经济学”原因也就在这里。
而美国历史发展也表明,大减税往往是大危机的前兆,而这种情况其实也并非始于里根,在大萧条之前,美国就施行过这样的政策。
那时,美国的财政大权,掌握在当时的美国首富梅隆手里,此人历任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财长。梅隆在担任财长期间,不停地在做一件事:减税再减税,国会每两年就要制定新税法来满足梅隆的要求。
但梅隆减税的结果就是大萧条,而大萧条之前,他也一度被称为最成功的部长、“汉密尔顿在世”等。
经过大萧条的美国人老实了很多年,但“好了伤疤忘了疼”。1980年代初,巫毒经济学又重新流行,虽然第一个实行这种政策的是里根,却在小布什任内达到顶峰——在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2000—2008年)。全球市场、金融解禁、富人与跨国企业当道的结果不仅导致美国经济崩溃,也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与危机,无数人失去工作与毕生的储蓄,为“巫毒经济学”的效力做了最佳脚注。
减税所导致的后果,绝不是“借钱—还钱”那么简单,其最毒的地方是利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带利息的贷款。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的预测显示,美国需要在未来10年支付5万亿美元以上的利息。2013—2022年期间,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将超出医疗补助计划支出;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一半;接近美国未来10年国防开支总和。如果你对这些空洞的数字没有概念,我们可以这样通俗表述,那就是民众每年将大量的税收交给政府,但无法享受任何公共服务,因为这些钱都被用来还利息了。光干活,没收入是奴隶的特征,美国民众就即将成为这样的债务奴隶,而这还仅仅是利息,还不包含本金,如果包含本金,几百年也还不完。
美国不用我们担忧,我更担忧中国,因为现在中国也开始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正在步美国的后尘:货币主义者倡导紧缩货币导致实体经济危机,供给学派提出减税,民众被政治和学术的巫毒所迷惑,不明就里地支持,而一段时间后整个国家都成为债务的奴隶。
解套须从需求出发
而要从这一切中解套,还是要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那就是市场经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需求问题,经济危机、经济停滞归根到底还是需求出了问题。而本次欧美危机的根源也在于此。
首先信息革命导致劳动生产率大幅改善,但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并没有缩短,因此必然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现在欧美的失业率都在10%以上,青年失业率基本上都在40%左右。这就导致了失业人口的消费需求大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缩短劳动时间。
其次社会风险在增加,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程度却在下降,里根和撒切尔最大的经济举措就是减税和“去福利化”,这就导致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不足。比如停止针对穷人的社会保障房建设,鼓励其贷款买房,这些都成为经济危机的根源,也是现在世界迟迟走不出危机的原因。
而以前的世界总是处于工业革命的时代,短期的需求不足可以在新工业革命中得到缓解,然而世界不可能永远处于工业革命当中,需求仍然是人类经济永恒的命题,世界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中国的问题目前虽然没有世界其他国家那么严重,但中国特殊的国情却决定了中国更容易比其他国家爆发问题,因此中国更不能掉以轻心。
在去年中国曾一度热论分配改革,但现在又没了声音,问题的搁置确实是有现实的难度存在,但问题拖而不决肯定也不是办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