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柔性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5)

社会资本与柔性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5)

(二)构建柔性社会稳定机制:规范社会资本维度的分析

社会规范文明是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得出的积极成果与进步状态。有效的规范可以大大降低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减少摩擦和矛盾。任何违反规范的人都将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集体排斥和惩罚。在一个文明、稳定的社会里,个体首先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规范是柔性社会稳定得以维护的内在资源之一,要实现柔性社会稳定,需要加强规范社会资本的建设。

首先,防止公权力对社会规范的破坏。主要是防止公权力以国家和社会的名义侵害社会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防止借综合调控之名,做具体干预之实。社会组织的规范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和监督,但政府不能夸大自己在社会规范运作中的作用,防止政府过度干预社会规范的运行,使社会各交往主体依据自身系统的规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普遍信任的交往和交易。其二,防止公权力以社会整体运行战略为幌子,来替代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其三,防止以审批代替监管。自行发育形成的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规范的运行,需要接受国家和政府的监管,但不能以审批的方式进行替代,否则这些社会规范就发挥不出其固有的效能。

其次,培育和完善社会规范。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构建和运行的最佳环境,而公民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培育和完善各种社会规范。这就需要修改或废止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并培育新的适合社会资本成长的各种规则。良好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必须体现大多数社会个体的意志和利益,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有人违反规范,就必须得到声讨、唾弃、惩处。

再次,坚决抵制潜规则。潜规则的盛行使人们的羞耻感丧失、价值观混乱。进行社会资本建设,实现柔性社会稳定,必须坚决抵制潜规则。一是大力宣传“荣辱”文化,抵制人们羞耻感日益丧失的趋势,重树人们的“羞耻”意识;二是倡导社会个体逐步形成自觉按正式规则行动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之间的信任度;三是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定各种适应交往主体与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各种规则,防止社会个体为了获取个体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同时也要杜绝各种潜规则的寻租行为。

(三)构建柔性社会稳定机制:网络社会资本维度的分析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互相进行联系,因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它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个体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从根本上影响着柔性社会稳定的实现。因此,必须重视网络社会资本的建设。

第一,构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处理不同社会主体关系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思想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使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逐步确立主导地位和引领地位,通过它来进行扬善弃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对人们的各种交往行为起到指导和牵引作用,消解负向的不信任情绪,激励正向信任情绪,切实满足民众的以信任为内容的基本价值诉求,从而来规约不同社会主体行为,实现社会成员的诚信团结、互利共赢。

第二,严厉打击坑蒙拐骗等违反诚信的行为。在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国家和社会的目的都是寻求繁荣与秩序,维护人的基本自由与尊严。因此要建设诚信社会,就必须利用国家的力量严厉打击坑蒙拐骗等违反诚信的行为,以增加社会资本存量的正增长。健全相关法律,打击以背信、失信为特征的各种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消除社会日益泛滥的负向心态,给社会心态注入“正能量”,打造以国家监管和社会监督为内容的诚信监督环境,最终塑造社会交往的网络规则,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诚信网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