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力倡导用对话、宽容和妥协的方式解决矛盾。在民众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应该鼓励社会成员利用对话、宽容和妥协的方式来化解交往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话的要义在于防止单方的“漫天要价”,在于防止交往双方的无责任的漫谈,力图在社会交往语境中构建达成共识的话语策略,从而使社会个体在社会交往网络中寻求共识、达成一致。宽容是一个与自由观念高度相关的社会原则之一,其要义在于面对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和不一致,个体无论喜欢与否,都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去处理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和不一致。这是社会个体的自我节制,也是对多元权利的尊重,更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处世方法和途径。妥协的涵义就是折中让步,就是交往的双方以宽容的心态,通过互相对话寻求一致点,从而消除对立,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可以避免成本昂贵的暴力纷争。
注释:
[1] 转引自赵雪雁《社会资本测量研究综述》,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年第7期。
[2] [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04页。
[3][4]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2页,第24页。
[5] 参见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 《杨锦麟回应打车被宰:社会普遍存仇官情绪》,参见。
[7]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8] 《天津车主搀扶摔倒老人被判赔10万 引发国人信任危机》,参见。
[9] 《救人反被讹诈可获法律援助 江西省总工会力挺见义勇为4种情形》,参见。
[10] 《21世纪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缺失,若干年后必将导致民族凝聚力的缺失》,参见。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