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光大证券不可原谅(2)

叶檀:光大证券不可原谅(2)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说明什么?笔者认为至少说明如下五个问题:

第一,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在股市和期市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股市方面,因为股指瞬间冲高,大量投资者纷纷跟风高位买入股票,结果下午消息明朗后股指出现回落,这些投资者均被套牢。期市方面,受其影响期指同样出现上窜走势,上午收盘时创出日内高点,下午开盘即开始大幅下挫,交割点位与最高点相差70点,高位做多者无疑出现严重亏损。

第二,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表明,无论机构还是券商(当然也包括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漏洞或问题。这么大的事件,如果不是有意为之,那么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般大家都知道,模拟仿真和实际操作是两套系统,不可能出现乌龙指事件,因此光大证券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笔者倒是觉得,他们可能是有意为之,一方面在证券市场针对自营的股票拉高出货,另一方面在期指市场大赚一笔。

第三,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也给证监会当头一棒。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声称,目前抽查和现场检查已经全部结束,虽然是针对IPO,其实也包含对机构和券商的抽查和检查。这边检查刚完毕就出现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这对证监会来说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是什么?大家不得不怀疑,所谓的检查是走过场而已。光大证券上演的乌龙指闹剧,其实应该引起监管层、券商行业的反思,疲弱的A股市场再也无法经受乌龙指的瞎折腾。

第四,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表明,一个券商只要几十亿就可以操纵A股市场,一方面说明A股市场很脆弱,容易被操纵;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股民素质还是比较低,判别是非的能力很有限,同时也说明证监会和深沪两个交易所的监管层存在反映慢、预警差等问题,需要严格反思!

第五,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谁来买单?是否要处理光大证券?笔者认为,无论光大证券是否有意,都应该受到严格惩罚。不要以为,只要说是乌龙指事件就可以平安无事,脱逃惩罚。如果不惩罚,找一个借口敷衍一下就完事,那么今后类似的问题将层出不穷。而且,光大证券说这是乌龙指事件还没有得到证实,监管部门不能听其一面之词,更不能让市场各方埋单,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必须要让其承担责任,付出代价。

尽管这次光大证券(行情,问诊)乌龙事件看上去是一次技术性的错盘交易事件,主要是当事人技术性错误操作的结果,但是它不仅是中国股市20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技术性事件,也暴露出国内股市的严重脆弱性及其防范风险机制严重滞后,还暴露出国内股市的信息披露机制严重不透明和功能严重弱化等。

可以看到,近些年来,由于国内股市的全面衰退及无效率,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中,证券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国内证券公司无不用其极或所谓创新的方式来寻求生存空间,所谓ETF套利产品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国内证券公司来说,为了生存就得千方百计去学习所谓先进的交易工具,而不管中国市场是不是有这样的条件,有没有防范其风险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国内股市并没有针对这些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制度安排。

比如说,近年来全球股市错盘交易也屡有发生,它给市场带来的巨大风险早就为各国监管层所关注。因此,面对这些发达的科技给证券交易带来的风险,全球不少交易所都在逐渐完善市场防范机制。比如,香港交易所对证券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报价畸高或过低、交易数量过大的落盘,交易系统都会有特别警示,要求交易员重新核查。如果内地证券交易所也有类似的预警机制,那么这次光大错盘的乌龙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本来对于这样平常的事情,内地证券市场为何没有设立一种预警机制呢?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监管部门相应的风险意识十分薄弱。

还有,由于国内股市制度安排上的缺陷,国内股市的基本功能全面弱化或丧失。比如,由于国内股市是一个完全“圈钱”市场,从而使得IPO一直无法启动。这不仅让不少好企业与行业无法融集资金,推动一些新兴产业或行业发展,而且也导致国内金融市场结构严重失衡,影子银行盛行。还有,国内股市赚钱功能的丧失,使得许多投资纷纷离开股市。我们可以看到,从2007年10月以来上海综合指数从高位狂跌,市值严重蒸发,凡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个个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可以说,就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内股市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比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岂能不落荒而逃?中国股市岂能好起来?正因为国内股市如此败落惨重,这就使得证券业更为衰败,国内证券公司只能以更多创新方式来生存。

再就是,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发生之后,市场上的谣言为何会满天飞?这只能说明国内股市信息披露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由于股市的许多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这就容易造成股市内幕交易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有任何风吹草动,市场都会理解为内幕信息的异动,许多投资者都希望利用这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严重缺陷来操纵市场谋利。正因为国内股市信息披露机制不公开透明,也就为少数投机炒作者操纵股市创造了条件,从而严重损失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人分析说,从该乌龙事件来看,只要有20亿元资金就可对股价舞高弄低,上下其手操纵市场谋利。但这些操纵市场行为是否得到有效监管,是相当不确定及困难的。

最近证监会主席肖钢直言不讳地指出,在当前的制度结构下,不仅市场容易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证监会要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十分困难。因为,中国股市重大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与困难。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股市违法案件越来越多,2009至2012年,案件增幅年均14%,2012年同比增长21%,2013年上半年同比又增加40%。这些都是与目前国内股市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有关。

总之,本来国内股市的脆弱性十分明显,而这次光大证券所导致的乌龙事件,更是把国内股市风险防范的严重脆弱性暴露无遗。因此,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查清该事件的前因后果,给市场一个清楚明确的交代,而还得严查该事件中人为操纵市场的行为,并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还得对该事件进行全面反思,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全面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国内股市的重大制度改革,以此来重新焕发股市之生机,否则,国内股市要走出当前的困境是不可能的。(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