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故事与八项规定

十八大之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新风扑面,新政迭出。不仅在政治局会议及时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而且率先垂范,文风朴实,不念讲稿,不说空话,出行不封路不清场,这种“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新气象得到群众的一致赞赏。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延安十三年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与全党形成了优良的作风,把正确的政治路线通过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高级干部的率先垂范落地生根密切相关。延安时期,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选择,毛泽东的威望如日中天,但他到各个干部学校给学员做报告,却经常是安步当车,不让接送。一次去马列学院做报告,学院派了教育处长邓力群等4个人来接他,毛泽东不满意,他的批评颇具“毛氏幽默”:“来4个人太少了。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4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大家闻言粲然一笑。毛泽东循循善诱:那才不象话嘛!皇帝出朝,要乘龙车凤辇;官僚出阁,要坐八抬大轿,前簇后拥,浩浩荡荡,摆威风。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就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我们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后来,毛泽东对陈嘉庚先生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豪言:“我们就是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如果说这是延安的“和平时期”领袖的形象,那么,“向万死中觅一生”的转战陕北时期,在力量对比为十比一时毛泽东的言行,则更为深刻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转战佳县期间,毛泽东寻暇参观白云山,适值群众剧团正在演出晋剧《反徐州》,群众把不大的场地挤得满满登登,县委的同志想安排毛泽东坐在戏台前看戏,毛泽东坚决拒绝,比划自己个子高,挡住后面群众不好,坚持站在戏台左侧听完戏。不知哪位群众认出了他,大家顿时拥挤过来。警卫战士十分紧张,开始用手拨拉阻拦,毛泽东顿时生气。后来告诫警卫人员:“以后做警卫工作,不能光顾首长的安全,要记住一条原则,不能割断首长同群众的关系,不能使首长脱离群众。”此后,警卫工作“既要斗得过敌人,又不要脱离群众”就成为一条铁则。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是从高级干部到无数党员的身体力行,才形成了以延安精神为杰出代表的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光明、未来和希望。著名法学家陈瑾昆先生由衷感慨:“解放区虽非天堂,非解放区则确为地狱!”一句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体现了人心向背,中国的走向不言而喻,新中国的诞生已是东方欲晓。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中央的八项规定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令人耳目一新,关键就是一个“实”字:措施实,使群众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内容实,充分体现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语言实,没有刻意追求对仗的工整,显示出真抓实干的态度,使早已对华丽的大话空话深恶痛绝的受众耳目一新。干群关系的改善非一日之功,但政治局的作风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坚定不移,必有大成。

责任编辑:葛立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