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敢于破格,绝不出格

干部选拔:敢于破格,绝不出格

近年来,每当曝出年轻干部被破格提拔时,舆论总习惯性地质疑声一片。应当说,把更多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充实到领导岗位,有利于优化党的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那么,为何旨在让选人用人在阳光下进行的公开选拔,结果会招来质疑?“破格”任用现象引发热议的原因有哪些?相关回避制度怎样执行才能将公平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通过访谈、座谈及查询和研究学术报刊资料、网络舆情等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以下是专家们的主要观点。

201305230605

一、“破格”任用频频,“够格”结局寥寥

近期,在个别地方,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已经演变出一套公式:“破格——曝光——停职——调查——处理——出格”,这种年轻干部“破格”任用却以“出格”收场的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反思。

部分学者认为,“破格提拔”本身不是问题,对知识新、能力强、干劲足的年轻人就应该敢于破格,大胆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杨德山教授认为,年轻干部有真才实学,理应给予其机会在岗位上发挥作用、锻炼成长,这也是“破格提拔”的制度初衷。改革开放后,中央多次强调,应大力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指出: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然而,这一良好的制度初衷,却在一些地方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在一些干部眼中,“破格”提拔俨然成了橡皮泥,可被随意揉捏。在“破格”的光环下,一些能力不强、作风不硬、业务不熟的干部,也堂而皇之升职。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辛鸣教授认为,其实大家都不反对破格提拔干部,也不反对年轻人迅速走上领导岗位,问题的关键在于程序必须公开透明。公众也不反对优秀的领导干部子女被提拔任用,但是,必须符合党纪党规以及相关公务员晋升的规定,让大家心服口服。

部分学者认为,“破格”是有规矩的,不是破选拔任用标准的格,而是标准更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认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强调,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相关人员的职务、任职年限等资格适当放宽。“破格”必须针对特别优秀或特殊需要,必须基于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把“破格”作为不遵循规则和规定的借口,不能借“破格”之名行谋私之实。中共中央党校戴焰军教授指出,破格提拔同样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干部德才的考核、群众基础的考核以及必要的程序要严格执行。破格不是破规矩,破格主要指的是破除“年龄”“台阶”上的格,而不是干部德才标准上的格。必须守住这条线,才能提高干部任用的公信度。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认为,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各级组织部门应该避免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机械化理解,防止在干部年龄问题上的“一刀切”和盲目跟风。

二、“破格”初衷可嘉,为何“出格”不断?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河南调研党建工作时强调:“不能借‘破格’之名、行谋私之实”。前一段时间密集曝光的年轻干部“出格”提拔事件,暴露了个别地方“破格”提拔干部背后的权力寻租与违规违纪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