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永恒主题的执政理念,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把工作做深做细,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既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也为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提供了遵循。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的过程就是改善民生的过程,始终坚持既要看总量、又要看人均,既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收入倍增、就业促进、社保提升等“十项民生行动计划”,加大对重点民生领域和特殊困难群体的投入。全年拟投入资金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上半年执行进度占资金安排总额的84.2%,涉及项目全面启动,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直接惠及数百万群众。同时,四川是内陆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50万人,特别是藏族聚居区、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占全省面积的76%以上。如果没有这些地方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针对这一特殊省情,今年以来我们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抓好“五大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彝家新寨、藏族聚居区新居、巴山新居等新村聚居点建设,帮助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从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着眼,从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抓起,从办得到的事情入手,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强调要充分估计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害防治的艰巨性重要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们推进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我们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把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突出抓好城乡住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五个重建”。目前,已全面完成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任务,切实做到了“五有”、“三防”,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呈现出人心安定、社会安宁、共建家园、齐奔小康的动人景象。在抗击“7·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省级领导班子成员及时赶赴灾区靠前指挥,把防汛减灾工作作为联系市(州)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同时,省上组成21个工作组分赴各个市(州),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开展防汛减灾工作。从汶川到芦山,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陷阵,与群众同甘共苦、奋战一线,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推动灾区加快重建、科学重建,力争经过3年时间努力,使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为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示,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结合起来,与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思想受触动、作风有转变、工作上水平。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就是必须紧扣中心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做到活动与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四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始终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才能确保取得实效,做到“不虚”、“不空”、“不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认真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四川实际,强调做到“五个结合”,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各项部署紧密结合,与推动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紧密结合,与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与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成果。我们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强调自觉做到“五个带头”,要求省级领导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对照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带头加强联系指导。为进一步吃透基层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坚持省级领导联系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每名领导联系指导1个市州、1个县、1个乡镇、1个村和1至2户贫困户;在第一批参加活动单位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村帮户活动,帮扶地震、暴雨洪涝灾区的重灾村,既转作风接地气,又助重建解民难。全省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中,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双胜利”。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3日 12 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