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金融状况受关注
随着美联储退出QE3的市场预期愈演愈烈,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正呈现出一定幅度的震动。
根据各国央行5月、6月和7月的申报,自今年5月初以来,由于资本外流和外汇市场干预,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央行的紧急储备已经锐减810亿美元,相当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央行储备的2%左右。其中,从4月底到7月底,印尼的央行储备流失13.6%,土耳其减少12.7%,乌克兰减少近10%,印度的外汇储备减少近5.5%。由于这些措施没有产生明显效果,很多央行的储备可能在8月继续下滑。
专家认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并非偶然因素,背后显现出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资金外流的新趋势。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警告亚洲金融危机“幽灵”重现。
显然,新兴经济体金融状况成为此次会议的一个关注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即使我们尽到了最大努力,大坝依然可能出现裂缝。”她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准备好提供政策建议和财政支持。
相比于发达经济体,QE3的退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美国联储退出QE3,新兴市场将受伤最深。
(图片:8月23日,泰国曼谷,一位女士走过外汇汇率广告牌。截至8月22日,泰铢对美元降至3年来的低点。)
“美联储近年的几轮量化宽松政策让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了新兴市场,带来新兴市场的繁荣。在此过程中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增加了消费和外债,染上高借贷、高外贸赤字、高财政赤字的三高症状,一些国家的通胀水平还居高不下。一旦热钱断流,国际收支便迅速恶化,触发资金恐慌式外流。”陶冬指出。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由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结构矛盾突出,经常账户赤字较大,过去靠资本流入来维持平衡,未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将带来一定规模的资本流出,同时由于总体风险偏好降低,可能引发对新兴市场资产的抛售行为。
对中国而言,彭文生认为,QE3的退出或将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国内流动性偏紧,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但彭文生认为,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经常账户存在盈余、通胀温和、经济增速较高。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央行对汇率管理能力较大,政策的回旋余地大,因此,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将小于其他新兴市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