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官员体验看病难:医院的“病”谁来治?

【案例】官员体验看病难:医院的“病”谁来治?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1

广东卫生厅处长“裸看病” 等两小时只看三分钟

以普通患者的身份到医院“看病”,进行体验式调研,这是近一个多月来广东省卫生厅处以上领导除日常工作外的新任务。处长们“裸就医”了,一样遭遇“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甚至与医院闹起不愉快。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陈元胜表示,处以上领导们换位体验后,各自形成调研报告,目前已提出建设性意见50余条,在今后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时将更能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省卫生厅要求厅机关处以上领导以患者或患者家属身份到广州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看一次病”,全程体验挂号、诊疗、检查、缴费、取药等医疗服务流程,以病患的角度换位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的看病就医感受。

在近日省卫生厅“看一次病”换位体验调研活动座谈会上,处长们晒起“微服就诊记”。

张处长7月连续3次带家人就诊,每次都“有话说”。第一次,孩子半夜高烧超过39℃,零时30分赶到专科医院看急诊,前面排了40多病号,连忙赴另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看上了,却被走廊、电梯口满满当当的加床吓了一跳;第二次,下午5时左右带孩子输液,医院一楼交费窗关了,跑至二楼也关了,经好心人提醒才知道挂号处交费,“没有任何提示、指引”,花十几元用输液床,床单非常脏,护士一句“无床单可换”了事;第三次,亲属准备出院,可找不到押金单,不给出院,闹了一场不愉快。

周姓“处座”家人在一家三甲医院做手术,5天在挂号、诊室、病房、药房的人头涌涌里穿行,让她深刻体验到就医之难。照个X光,就要窗口交费、登记、候诊台再登记,排三次一弄就是半天,不少患者还是自己举着吊瓶排三次队。

一位处长在7月26日尝试预约,医院官网找不到预约模块,只好通过12580电话,找到的也只是急诊科登记号。急诊护士告知了预约电话,才预约到8月1日的号。当天他依时到达,却又候诊2个钟,诊治了40分钟。“我已经比另一处长好了,他是等了两小时,看病3分钟。”

2010年以来,全省医院的年就诊总量为6亿人次、6.5亿人次、7.2亿人次。

分析 广州看病难 有四成外地患者

晒完“就诊记”,处长们开始以“专业眼光”查找分析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普通群众感受“看病难”,其实问题出在三方面: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综合服务存在问题。连续三次体验到老人、儿童就诊的张处长表示,2010年以来,全省医院的年就诊总量为6亿人次、6.5亿人次、7.2亿人次,但医疗资源增长不可能年超过10%增长。按统计,全国平均1万名儿童才有2.6名儿科医生,广东这一数值也仅为18.8名。

负责农村医疗卫生的史“处座”分析,我们一直希望推进医卫改革,让90%的人不出县就可治好病,但是至今镇村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还是没有形成金字塔状就医,反而是倒金字塔或直柱形,“全省基层、二级、三级医院的出院人数各占1/3”。

一名处长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全天仅看了5~10名病人,附近居民甚至都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哪儿;但其他处长“就诊”摸回来的数字是,大医院一名普通医生一上午诊治了40多名病人,而另一名医生全天居然看了近100名病人。

广州地区看病难,还有一个特殊因素,就是10个患者里就有4人是外地就医的。卫生厅副巡视员温伟群指出,在广州儿童医院,10人中有2人是第一次就诊,不是转诊;8个声称为了孩子好,看病当然要找最好的医生看。

老百姓喜爱、相信、甚至迷信大医院,尤其是老、少生病了。“病人那么多,医生的精神压力那么大,医生很容易变得脾气不好。”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也说。

某三甲医院日均上午门诊就诊量6590人次,而下午仅为1770人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