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官员体验看病难:医院的“病”谁来治?(4)

【案例】官员体验看病难:医院的“病”谁来治?(4)

应该相信,广东省卫生厅有关领导体验出来的服务不足与欠缺,的确是现实中多有存在的。而这种通过“微服私访”,敢于“自我捉差”的做法,对于医疗系统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肯定也是有所触动与帮助的。广东省卫生厅厅长陈元胜随后表示,要好好总结这次体验活动的经验,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机制坚持下来,也让人看到了他们的亲民务实,并不像是一种“一时兴起”。

领导“扮患者”,立马体验到了“看病难”,这跟前不久媒体报道的“秒转作风”比起来,当然多了些“正能量”。据称,某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二楼办事大厅内,13个服务窗口在领导检查到来的半分钟内全部开放,而此前只有4个窗口在办理业务。此种行为被网民戏称为“秒转作风”。

领导一来,态度大变;领导一走,回到常态、疲态甚至是病态。这种服务质量与工作作风的“阴阳脸”、“两张皮”现象,不是因为践行群众路线才刚刚被揭示,但却必须要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得到有效整治和解决。回味一下广东省卫生厅廖新波“如果我不是副厅长,看病也一定难”的说法,人们不难揣测出,廖副厅长平时求医问药,享受的自然不是普通患者的服务标准。因此,偶尔的一次体验查访,实在是很难明白群众看病到底有多难的吧。

由此及彼,既然领导能够“扮患者”,为什么不再试试让百姓来“扮领导”呢?这样的“反串扮演”,好处至少有三。一是以群众之眼看到“领导服务”,可以全面看出跟“群众服务”之间的质量差距;二来,有了“扮领导”体验出的“看病易”,也更有助于群众提出服务升级的“可行标准”;三是经常请百姓过来“扮领导”,有关医院防不胜防,也就容易潜移默化地以“最高标准”来接待每一位患者。

请百姓“扮领导”体验“看病易”是否可行,一看有关部门的勇气,二看群众路线的真伪。既然想要“跟群众打成一片”,我看某些体验活动的主角,最好也要换换“演员”、变变思路。毕竟,发现问题,提升服务,转变作风,不能总是自说自话地唱“独角戏”。说穿了,敢请百姓“扮领导”,远比领导委身“扮患者”,更让公众觉得有关部门心中装有“群众”二字!

【启示与思考】

“看了一次病”,居然“看”出了51条意见,貌似不可理解,实在颇为正常。每一个有过看病经历的人,在医院走一遭,恐怕都能提出不少意见。此次之所以成为被热议的新闻事件,是因为“看病”的主角是广东卫生厅的官员。

卫生厅官员“看病”所遭遇的问题,其实并无新意。这些体验所得,相信市民们再熟悉不过。“等候两小时,三分钟被打发”,这也是很多患者共有的遭遇。而最耐人寻味的是,官员们普遍感到惊奇、震撼。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官员们享有普通群众所没有的各种医疗保障,享有各种医疗特权。

看出了“病”,容易;治病,难。问题的关键即是如何诊断,如何治病?像医院医护人员态度恶劣,并非孤例。“呆了1个多小时医生只看了3分钟”,折射的则是医院普遍性病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患者涌向大医院,医生忙不过来的现象。许多省市一二三级医院诊疗量呈倒金字塔形,大医院患者摩肩接踵,小医院冷冷清清,社区医院无人问津,这种不对称该如何改变?

看病难,绝不是普通患者的撒娇,而是一种难以排遣的现实苦楚,每个患者都有权利看病不难,这考验着公共服务的水平,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机制,也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

几名官员“看了一次病”,“看”出了51条意见,这些意见实际上是一道道考题,谁来解答?何时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如果迟迟没有答案,官员体验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破解患者看病难就遥遥无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