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反腐须有洁癖

山东:反腐须有洁癖

原标题:反腐就是要有一点“洁癖”

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会议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本报8月28日A1版报道)

反腐确实引人关注。最近的新闻是,中石油4名涉嫌严重违纪的高管被查,包括副总经理王永春、李华林。8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挖出110名“硕鼠”。8月19日,广东省纪委正式通报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被双规。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省部级高官已有6人。这些案件说明现在反腐的力度空前,也体现了中央对“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

有了决心还不够,更要讲究“顶层设计”。如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反腐败五年规划,正是这样一种设计。“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从这三个方面反腐一直是人们热切期盼的,现在要有更完善的细则建立起来。我们相信,有了决心和力度,有了正确的努力方向,腐败现象多发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扭转。

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已经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大吃大喝少了许多。在吃喝方面,来看看《半月谈》是如何介绍先进经验的:芬兰法律对公务员可以接受的礼品价值进行了细化,并根据物价指数调整。芬兰物价水平较高,在一些餐馆里,一杯白开水可能都要收5美元。这样看来,就算在餐馆里请公务员喝白开水,也要数一数能喝几杯才可以。如果是公务接待,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科员,一起吃饭的有些什么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事无巨细地开列清单,让人人都可以看得到、件件都能查得清。

这样一段介绍可以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先进经验。其一,反腐要有一点“洁癖”。今天喝几杯水,明天喝几杯酒,后天再拿两瓶回家,对我们来说都不算太严重的问题,但是雪球会越滚越大,胆子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反腐的“终极目标”必须要有那么一点“不近人情”,把第一次伸手贪小钱的机会堵住,才能确保“大钱”的安全。其二,我们总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但是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只有让“清单”越来越清、“明细”越来越细,才能做到“阳光普照”。倘若仅仅告诉公众这一年公款消费花了多少钱,而不细说多少人花的、怎么花的,群众监督也就难以实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