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公款出国,怎能“一辞了之” (2)

【案例】公款出国,怎能“一辞了之” (2)

教科院院长:采访前须先联系教育部

2013年7月16日,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称,他已经看到网帖上的内容,“没什么不能回应的。”但袁振国表示,回应前记者必须先与教育部新闻办联系。

负责纪律检查的中国教科院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院党委办不负责对袁振国的纪律检查,须与教育部纪检部门联系,但他们会将情况反映给院里负责党员行政监察的领导。

教科院院长被曝携妻公款出国 教育部称正核查

针对网曝行程单上袁振国乘坐国际公务舱的航班信息,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算了一笔账,整个花费可能达数十万元。

袁振国随后做出了三点回应:一是网友曝光的行程单是旅行社曾经做过的方案,根本没采纳;二是教科院规定出国访问中,文化考察参观费用一律自费;三是妻子是英语教授,有自己的出访任务,同行目的是为了节省中国教科院的英语翻译开支,且与教科院经费无关。

袁振国的回应引发网友系列质疑:出国考察为何让旅行社出方案,到底是考察还是旅游?行程单是否真的没有采用?那被采用的行程单能否晒一晒?各自出访任务不同,节省翻译开支从何说起?其妻子此行的消费,是由哪个部门支付的?能否公布其消费单据?

随后,有读者通过媒体曝光了两张2013年4月份的发票照片:9952元餐饮发票及3864元住宿发票。照片显示,两张发票上有手写“袁院长来成都住宿、招待”等字样,其中住宿发票上付款单位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对此,院长袁振国表示,其未在该饭店吃过饭。但是开具发票的五星级宾馆方面却称袁振国曾入住2天。

据2007年财政部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公务人员出差主要以各地区、各单位的内部宾馆、招待所为主。内部宾馆、招待所接待条件不具备的,一般应住宿在社会上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的宾馆、饭店。出差人员暂时按照副部长级人员每人每天600元、司局级人员每人每天300元、处级以下人员每人每天150元标准以下凭据报销。

针对上述消息以及网友质疑,人民网记者2013年7月17日上午致电教育部新闻办,其工作人员称“教育部相关部门正在核查中”,并表示会将记者的采访函,转给相关部门。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显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院长袁振国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辞”不能“了之”——“中国教科院院长被质疑携妻公款出国游”追踪

教育部直属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日前被质疑“携妻公款出国游”事件有了最新进展。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已接受袁振国的辞职申请,他将不再担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

“是有这么一回事,袁院长主动提出辞职,教育部同意了他的请辞,相关问题还在核查当中。”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

记者随后致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昨天院里确实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袁院长没有出席,具体情况不方便说。”

据了解,这次全院大会宣布了袁振国不再担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并通报称,经有关部门了解,袁振国违反公费出国(境)管理有关规定,教科院出差财务报销也存在不规范等问题。

此前,袁振国被质疑“带老婆和下属以考察之名公款出国旅游”,引发舆论持续关注。袁振国回应称:网上流传的帖子不符事实;妻子与院访问团同行,与院经费无关,各有各的出访任务,同行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一位翻译开支。

对此,有网民表示,辞职不应该是这一事件的“终点”,而相关部门应该依据调查结果,依照党纪政纪进行处理,而不是仅仅“一辞了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显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2011年9月,袁振国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此前,曾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等职务。截至30日上午10时,在教科院官方网站公布的现任领导中,袁振国作为院长的照片和简历仍然位列其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