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控形同虚设
一位券商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光大证券这次使用的是自营资金。光大证券内部运作模拟盘,交易员下达指令到交易室,交易室错误地将模拟盘的资金当成实盘下单,公司风控部门没有发现指令的异常,还是允许指令传递到了交易所,才出现了问题。因此,光大证券风控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
无论是模拟盘与实盘之间的防火墙设置,还是事后的审查,光大证券公司风控部门在此次事件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013年8月17日,传闻光大风控部门全部停职。
此外,有消息称,光大证券出错的是策略投资部,独立于自营部门外,直接受副总指挥,规模远大于自营,量化子公司,直接报场内没通过风控。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这么大笔单直接成交,没有采用限价的市价交易,由此可以看出光大证券的风控漏洞。虽然在国外有这种情况出现,但在国内这样的事情还是首例”。
独立财经评论人陈志龙认为,交易员一键下去,放大了100倍的天量交易居然无障碍地进入成交程序,这不禁令人要问,光大的风控系统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各大机构都宣称投入巨资建立了最完善的风控系统,但是这次乌龙指事件能够得逞,说明光大证券的风控已完全失效。此外,由此引发的国内交易机制等问题也受到市场问责。
多重问题积重难返
近年来,券商风控已经成为券商的基调之一,光大证券风控合规方面却屡遭诟病。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光大证券监管受罚次数8次位于券商首位。
随着天丰节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光大证券彻底坐实了IPO杀手的称号。在今年以来最被关注的IPO核查中,光大证券也一步步陷入其中。在首轮IPO财务核查中,光大证券被抽中5家保荐企业,占比达到1/6。不幸的是,调查中,光大证券并没有撇清,反而其保荐的洪波科技涉嫌IPO造假,同时天丰节能被证监会立案,加之之前被媒体“踢爆”的千足珍珠的信披造假,中矿环保被实名举报指其财务造假虚增业绩等一众事项,光大证券成为了继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国信证券和南京证券之后,第五家被暂停受理IPO申请的券商。
有资料显示,自2004年保荐制度实施以来,光大证券合计被采取监管措施8次。共有6位保荐代表人被处以监管谈话、3个月不受理项目等监管措施。
【启示与思考】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源于其自营部门,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绝非这么简单。出错的是证券经营机构,但直接受害者,且导致买单的仍然是投资者。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还应当学会对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做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第一,投资者应当理性对待暴涨暴跌的股指变动,不应当轻意参与证券市场股票的追涨杀跌。投资者投资股票,还是应当建立在对经济环境的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上,理性参与。对于看不懂,或者没有预兆的股指大幅度波动,应当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作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应当在参与证券投资时,坚持长期投资、分散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的投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投资时孤注一掷,造成不应有的风险。因此,从预防风险角度作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投资者还应当看到创新中的证券市场,尤其是证券经营机构,都会存在意想不到的创新风险。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要有创新,就会有风险。因此,作为投资者还应当注意掌握“新兴加转轨”市场环境下面临的各种风险,诸如光大证券的乌龙指造成的技术性风险等。因此,投资者面临的不仅有系统性风险,也有非系统性风险。
第三,投资者可以运用的避险手段的缺失,需要投资者在参与套利投资时三思而后行。尽管管理层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相继推出了包括融资融券等业务在内的投资手段。但对于应对市场波动的常规性的T+0交易模式,仍然没有推出,在面临当日股指大幅度波动时,投资者还不能够及时进行风险控制,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因此,直面国内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需要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这将对未来的证券市场投资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投资者利益保护任重而道远。目前,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均在制订当中,现有的保护措施分布在各种规章中,不够系统和全面,作为投资者,尽管管理层对于证券经营机构等有一定的合规监管要求,且成立了相应的部门及人员,但还没有涵盖到对于投资者的合规保护的层面。可以说,目前投资者教育的任务非常艰巨。对于投资者来说,造成损失带来的索赔问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加快推进证券市场的合规管理体系及机制建设,使证券市场的合规观念和机制涵盖到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及投资者等各个合规层面,需要加快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相应的风险时,能够及时果断地应对市场,做出及时处置,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参与,从而导致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第五,分享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投资者永久要坚持的投资原则。避免证券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不如投资者加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尤其是证券咨询服务部门及证券研究机构,都应当将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作为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的重要突破方面。这不仅是监管层所要求的,也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使然。
第六,投资者也应当懂得并了解证券市场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尤其是交易模式的运作体系和规律对证券市场运行带来的影响。尽管中小投资者无缘参与运用相关的套利,但还是应当注意机构投资者所运用的先进套利技术和手段对于证券市场运行状况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参与证券投资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谨慎进行投资博弈。当然,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还应当身在证券市场,但胸怀大局,充分考虑整个投资市场的状况,诸如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等,因为机构投资者会运用多种市场投资组合手段,完成相应的投资活动。因此,投资者可以不运用机构投资者的技术和战法,但至少应当懂得其技术和战法,才能够在证券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